龙应台:青春迷惘后发现的十三件事(5)

时间:2017-09-24 09:1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六、华歆还是管宁,是有选项的。

在没有声音的时代里,多做华歆;在聒噪喧哗的时代里,多做管宁。

1944年底蒋委员长发表”告知识青年书”,王鼎钧和很多同学读到文告,边读边放声大哭,众人哭成一团,大家决定立刻投笔从戎。

那天其实是个正常上课的日子,他在外面和摩拳擦掌的同学奔走了一整天,然后”头上冒著蒸汽”、热血沸腾地回到教室。一进教室,他看见”冷冷清清、空空洞洞的教室里有三个女生、两个男生,伏在书桌上鸦雀无声、文风不动。”

然后很快地,那些热血学生因为意见分歧,开始分派,”造反派”和”保皇派”陷入激烈斗争、打架,打得昏天黑地。

六十年以后回顾历史,王鼎钧说,那段岁月,给自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的,是那几个”在腾腾杀气中守著那方寸清净,晨读晚修,分秒不辍”的人。

1937年,北大文学院迁到湖南南岳衡山。钱穆跟冯友兰吵了一架。学校有两个学生决定辍学去延安,学生开欢送会。冯友兰致词,对两个学生倍加讚许。轮到钱穆致词,他竟然对那两个被冯友兰大大赞美的学生不假辞色,反而勉励那些留下来继续读书的学生,说,国家所需要的栋樑是“努力求知”而“未来有用”的人,现在没有得到知识的青年根本不是”栋樑”。

回到宿舍之后,冯友兰对钱穆说,勉励学生读书可以,但你不该责备那两个热血学生。钱穆反驳说,你怎么可以又认同学生应该读书,又赞美学生辍学去延安。这是模稜两可,是非不分,“余决不以为然。”

热情奔放,本来就是青春的特徵,当然是天经地义的,美好而值得爱惜,但是要发烧的时候,不妨先自浇一桶冰水,冷一片刻,再做决定。大家知道世说新语里“管宁华歆”的故事。两个人一块读书,外面一有风吹草动,华歆就跑出去看了,管宁跟他”割席”而读。最后两个都很有成就。

不是说不能做那个放下书本去凑热闹的华歆--我自己就比较是个不专心的华歆吧,但是你至少得知道,这世界也存在”八方吹不动”的管宁一个选项。

七、为了“正义”,冲出去。

冲出去之前,先弯腰绑个鞋带。

绑鞋带的时候,你就有半分钟可以想几个问题:

“正义”和“慈悲”矛盾时,你怎么办?两种“正义”抵触时,你怎么办?

譬如在饥荒的时候,你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少年抢一个老妇人手里的一小袋米,老妇人摔倒在地上悲伤地哭泣,而少年,因为饥饿,他的腿浮肿,几乎站不住,全身发抖,也拿不住米袋。

逮捕那个少年是不是正义呢?

譬如你旅游时当街被抢了一百块钱;你可以指认那抢你的人,可是你也知道在那个国家里,抢劫一百块是要被枪毙的。你要不要指认?

譬如,对一个恶人没法可治,于是索性用另一个恶人去打死他,这是不是正义呢?

譬如,一个政党清算另一个政党曾经犯过的罪,但是为了达效而使用不符合程序正义的手段,你接不接受这个正义?

譬如,如果正义其实夹杂着伪装的复仇,你该不该支持呢?

如果正义同时存在两种,而且两种彼此尖锐抵触,那么正义的最终依靠究竟是什么,你有没有个定见?

如果鞋带绑好了而对这些问题你一概不知答案,那就……再绑一次鞋带。

赞一下
(4)
66.7%
赞一下
(2)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