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间:拒绝“天才AI少女”称号的罗福莉

时间:2025-02-22 07: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新闻人间:拒绝“天才AI少女”称号的罗福莉

早在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爆火之前,从事AI研究的“95后”罗福莉去年底因传被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高薪挖角而走入公众视野,被中国媒体封为“天才AI少女”。

对于突如其来的各方聚焦,罗福莉无动于衷也没有正面回应,大家只能从她过去的社媒发文及访问视频来拼凑这名小镇女孩蜕变成为天才AI少女的成长轨迹。

罗福莉来自四川宜宾,她上大学前没怎么接触过电脑,误打误撞进了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之后保研进入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2019年读研期间,她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年会上发表八篇论文,其中两篇是第一作者,这让她一夜成名,登上中国互联网问答网站“知乎”热搜。

北大硕士毕业后,罗福莉通过阿里星项目加入阿里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主导开发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阿里星据悉是阿里校园招聘的最高级别项目,中选者都是百里挑一,待遇上不封顶。话虽如此,她2022年跳槽到幻方量化从事深度学习相关策略建模和算法研究,后又到幻方量化旗下DeepSeek担任深度学习研究员,参与研发大模型DeepSeek-V2。

可想而知,DeepSeek开发成员光环、“程序媛”(女性程序员)身份及被雷军钦点等抓眼球的关键词,让罗福莉的名字从年前到现在经常在中国互联网刷屏。红星新闻2月17日引述罗福莉在宜宾的一名亲属,称她已到新岗位上班,随后“AI才女罗福莉已到新岗位上班”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网民纷纷议论她是否离开DeepSeek加入新东家小米。有人列举了罗福莉相关热搜,调侃她怎么比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加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的热搜还多。

对于自己频频成为话题焦点,罗福莉先是隐忍,2月19日凌晨终于在微信朋友圈高呼:“请互联网还我一片安安静静做事的氛围吧!几年前就说过我并非什么天才少女,神化一个人的结果就是捧得多高摔得多重!”

她在贴文中也促请唯流量、消费是从的自媒体收手,不要再无差别地打扰她的家人、朋友、同学乃至初高中班主任。有评论对她的回应表示肯定,赞扬她不愿成网红、不愿被舆论聚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人间清醒”。

其实不止罗福莉,美国AI技术大牛李飞飞曾同样反思:该如何理性看待外界追捧?

这名美国斯坦福大学首位红杉讲席教授在去年10月《财富》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峰会上直言,自己一度很抗拒“AI教母”的称号,只是后来转念一想,“在科技的历史上,有许多男性被称为奠基之父或教父。如果女性如此轻易地拒绝这种头衔,我们该如何为自己发声?”

当然,神化捧杀确实是不良风气应该遏止。但当一个人的成就可能因为性别、种族或宗教等差异而没有获得社会肯定和认可,则是更深的悲哀。

美国《纽约时报》2023年12月推出名人录,盘点过去10年对AI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结果上榜的12人清一色都是男性,包括奥尔特曼、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等,这引起对该报忽视女性贡献的质疑。

当外人替李飞飞没有上榜感到不值时,李飞飞也在社媒为自身努力未获承认发声,因为在她看来,这不仅关乎自己,而是关乎所有投身于AI研究者。

作为AI先驱,李飞飞的逆袭人生向来激励人心,她1976年北京出生、在四川成都长大,16岁随父母移民美国,因为家境贫困要从洗碗工起步。对照之下,罗福莉与中国年轻一代的“程序媛”或许都更加幸运,求学就业可能不用跨越这么多障碍。但不管是李飞飞还是罗福莉,在以男性主导的科技界中,该如何自处及评价个人成就,相信都是她们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