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机构完成了对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海水的首次独立取样和检测分析,结果未见异常,没有迹象表明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据《环球时报》星期三(1月22日)报道,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称,中国科研机构已经完成对样本的检测和分析,氚和铯-137、锶-90等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
中国专家表示,结合迄今各类监测数据,暂未有迹象表明排海对相关海域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不过,中国专家也说,福岛核废水排海没有先例,日方启动排海的单方面行为缺乏正当性、合理性,从科学上要始终保持审慎态度。单次检测结果参考意义有限,IAEA框架下开展的国际监测是长期的,中国等利益攸关国将持续参与并继续实施独立取样监测。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工作流程,相关具体数据将由IAEA汇总后统一公布。
日本2023年8月启动福岛核废水排海后,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国际原子能机构去年确认福岛核处理水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当时受到了中方批评。中国驻日使馆称:“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应该秉持客观专业公正原则,不要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错误行为背书,不要发布误导国际舆论的片面信息。”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毛宁也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不是日方排海的“通行证”。
在中国互联网上,“日本核污水”“日本海产品被核污染”等,是带有民族主义色彩和反日情绪的常见表达。
去年下半年开始,中日关系出现改善迹象,中国2024年9月宣布,将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逐步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据日经中文网去年12月报道,中国政府已开始讨论最早在2025年上半年重启日本水产品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