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圣保罗采访中国移民,一段小插曲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我站在一个交通路口低头查地图,突然听到有人用华语大喊:“小伙子,别在这里用手机,要用去店里用!”
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名骑着电单车经过的中国大叔,特地停下来叮咛我这句。我赶紧向他道谢,乖乖把手机放回裤袋,走了10分钟才找到一间超市,进去掏出手机研究去下个目的地的路线。
关于“圣保罗很危险”的话题,我出发前已在网上看到许多讨论。巴西贫富悬殊,许多底层人士加入黑社会,目标经常锁定经商的华人,抢劫和盗窃案屡见不鲜。
采访期间,我尽可能“全副武装”:戴上藏钱腰带,还用绳子将手机系在手腕,一周采访行程下来,所幸平安无事。
然而对定居巴西的许多中国移民,被打抢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的必然。被打抢相对算小事,圣保罗不时还发生华商卷入纠纷遭谋杀的血案,导致人心惶惶。
圣保罗显然不是什么移民天堂,但这座风险四伏的城市,却聚集多达30万华人华侨,它显然对中国移民还是有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一名年轻移民解释:“风险越大的地方,机会越多。中国现在机会少,大家都想往外走。” 对许多较底层的移民来说,风险和机遇是硬币的两面,承担风险往往就是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
对另一部分人而言,迁徙到陌生国度开创新生活,其实未必源自什么雄心勃勃的目标,也不一定是个须经过反复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
在圣保罗的商贸市场,记者最常问移民的是:“为何大老远来到巴西?“ 一个普遍答案是:没什么特别原因,有亲人在这里,就跟着来了。尤其对浙江、广东等地传统侨乡的移民来说,迁徙更像一种大环境牵引下的自然选择,背后没太多复杂理由。
传说中的“危险”或许没那么让人却步,抵达后想办法应对就是了。
在巴西生活,移民必须运用他们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找到与危险共处的方式。他们甚至可能发现,“危险”仅是一种错觉。卖角仔的刘雪银就说,她融入巴西社会后发现,贫民窟根本没外界想象中可怕,“贫民窟的人也是人”。
这些移民身上除了有改善生活的魄力,也体现着一种淡然自若的定力。这两种品质形成一股坚韧力量,支撑他们渡过异地生活的危机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