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玮:需要宽松的不仅是中国货币政策

时间:2024-10-03 07:1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我欲清仓归去,又恐继续反弹,踏空不胜寒,与其储蓄负利,不如厮混其间……月有阴晴圆缺,股有横盘涨跌,此事神难全,但愿解套后,继续能赚钱!”

自宽松货币新政于上周二(9月24日)出台后,中国股市就一路疯涨,段子层出不穷,上面引述的是网民改编自苏轼《水调歌头》的二次创作。高手在民间,只要不受约束,中国民众绝对能迸发出惊人创作力。

股市涨幅和交易额双双创纪录,新开户人数据报也跟着暴增,以“85后”、“90后”为主力。不少股民相信在这轮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记者的朋友转述,他的朋友三天内大赚几十万人民币,还抵押房子融资继续冒险之旅,不愿离场。

赚到快钱就更有消费动力,此时正逢中国国庆十一长假,股市进入狂欢季能否带动消费,实现疫后迟迟不见的“报复性消费”现象,官方节后公布的数据自有答案。

中国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在国庆来临之前,出其不意推出超出市场预期的宽松政策,确实带动资本市场信心反弹。大陆股市因长假而休市,港股星期三(10月2日)继续冲刺,恒生指数收涨6.2%,中资券商股和内房股全线爆发,中信证券涨超39%,融信中国涨超397%。

不过,宽松货币政策独臂难支,将无法持续拉动实体经济强力回升,市场期待中国政府接下来公布宽松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官方支出,更直接刺激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

外界之所以对财政政策充满期待,因9月26日召开的中共政治局会议释放了明确的政治信号,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同时表明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政府在顶层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是为了运用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政策目标。企业、消费者与地方官员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当这些微观主体都躺平不动时,经济悲观预期就会自我实现。中国经济当下正面临这样的困境。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其实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活力源泉。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8月30日发布的文章,民营经济贡献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民企数量占全部经营主体90%以上;吸纳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贡献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对全国税收收入的贡献在50%以上。《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中,中国大陆民企数量已由2012年的五家增至2023年的30家。

对中国经济、就业和税收贡献极大的民间投资,却在2023年5月至年末,连续八个月同比负增。财新网今年7月发表的文章指出,2024年以来,民间投资虽然结束同比负增,但前五个月增速仅为0.1%,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7.1%的投资增速。

中国民营经济近年来信心低落,不仅疫情期间受沉重打击, 2018年舆论场还一度掀起“民营经济离场论”的波澜,甚至有人提出“新公私合营论”,搞得民营企业家心难安。

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天勇对中国民营企业受不公对待的处境多有着墨。据部分西方媒体报道,周天勇在9月25日于公众号文章中呼吁,紧急禁止和停止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用地方各级纪检以置留民营企业家并交钱放人、获取地方财政收入的做法,“防止其蔓延形成一场国民经济灾难”。这篇文章已在大陆网站和社媒被屏蔽。

周天勇9月30日再发文指出政策刺激的前提,是要给民企和外资明确的方向及安全感。

他强调,方向和安全感方面的问题不明朗、不确定和不安心,民营和外资企业对再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吸引外资的政策都会半信半疑,观望躺平。他们会在在财产安全的国家和地区,寻找投资机会和财产的安放之处。

换句话说,部分经济问题的源头是政治。除了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个能让民企安心运营的宽松氛围同样重要。私有权获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家不必在受压制的氛围中提心吊胆,投资信心自然回升。

这也涉及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决定哪个领域该收紧管理以纠正市场偏差,哪个领域该松点手以释放市场活力,将决定经济整体表现的好坏,最终考验的是执政者调整和改进决策的能力与速度。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上周五(9月27日)与雅戈尔、美团、中天科技、东软集团、宝丰能源等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时,向民企释放积极信号。他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并称要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中国猝不及防抛出宽松货币政策和系列重磅政策,让很多人想起防疫清零政策突然退场的大转换。不论政策调整速度是快是慢,迟到总比没到好。后续,市场和民企除了关注宽松财政政策何时推出,也将留意真正有利于提振民企信心的政策是否出台。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