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解放思想大讨论为何引发关注?

时间:2024-02-21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共湖南省委一则关于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通知,在农历新年假期后引发议论。

解放思想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有特殊的意涵。中共在1978年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并在同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因为这段历史,湖南的解放思想动员令一公布,就吸引了不少眼球。

中共领导人中国官方过去也多次提到解放思想,单是从去年5月至12月,他就在考察雄安新区、江西和广西时三次强调要解放思想。不过,一个省份系统性地部署工作,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是近年来较罕见的。

中国媒体“顶端新闻”引述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解读,当下中国各地都需要一场思想解放,“湖南实际上是打响了第一枪”。

但有观察指出,湖南发出这份通知后,央媒没有跟进为此造势,其他省份暂时也没有类似动作;以此判断,这可能只是湖南省的一场活动,而非中央发出的号召。

舆论对湖南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四个字承载着成功的历史经验,在中国社会也有相当大的感召力。当中国社会面临一些严峻挑战,又没有明确的方案让人们有信心突破困境时,社会往往会以历史为参照,寄望于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能给各种难题带来答案。

眼下的中国正处于这样的境况。在经历三年严格的疫情防控后,中国经济并未在去年解封后迎来各界期待的强劲反弹,各项宏观数据都显示,经济复苏的道路格外艰难。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股市低迷、地方债务扩大、消费需求不足、民营企业信心低落等问题,过去半年多一直困扰中国。

复杂的外部环境也加剧中国面对的困局。美国在高科技上围堵中国,通过友岸外包等举措推进脱钩断链;地缘风险下,外商离不开中国的认知被改写,去年外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幅,跌至199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经济面对的内忧外患,让社会情绪陷入低谷,焦虑、不满、寻求改变的呼声多了起来。这个背景下,湖南突然提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制造了一些想象空间。

不过,湖南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都不同于40多年前的那场解放思想。从湖南省委发出的通知看,这次讨论更多是着眼于纠正官员的思想观念偏差,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

文件围绕整顿官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提出了“十个扭转”,例如扭转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的速度情结,扭转一门心思在数据上“想办法”“造业绩”的造假冲动,扭转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唯上”思维,扭转决策“乱画饼”、落实“翻烧饼”的折腾做法,扭转“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躺平”思想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官场极为普遍又长期存在的顽疾,也亟待通过推动优化制度来解决。但湖南的这场大讨论,更像是借解放思想这个工具,整顿干部队伍、净化官场生态,更简单地说,就是要引导官员做合格的干部。这场讨论的核心并不涉及方向性问题,这与40多年前破除整个社会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改变中共政治和思想路线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不是一回事。

有人猜测,湖南这次喊出“解放思想”的口号得到了高层授权或默许,不排除官方要在当下社会信心低迷之际,通过这样的动作营造适当松动的氛围,化解社会中弥漫的沮丧情绪

但从这两天中国内外舆论的反应看,湖南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引起了关注,却不足以激起太大波澜或共振。这显示各界对湖南的动员令,作出了“此解放思想非彼解放思想”的研判。而这种研判的背后,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中共党代会、十九大、二十大定下的方向还是必须“统一”的,绝不属于湖南这次号召解放的范畴。

湖南的动员令发出后,互联网上流传一张照片,一面墙上喷上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的白底红字标语,这相信也是湖南动员令的要义。解放思想得破除束缚和枷锁,需要适度宽松的社会和舆论氛围,预设了前提和边界的解放思想并非没意义,但它的功能会集中于改善技术性问题、行政问题、具体方法问题。何况,湖南省委的通知也设定了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期限:2月上旬启动后,到3月下旬就基本结束。

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下,“解放思想”四个字再有感召力,它能发挥的影响力也难以与40多年前相提并论。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