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考察上海的消息传出后,很快就有分析人士把它和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南巡”作对比,将其视为官方重启改革开放、提振市场信心的标志性事件。
不过,这场时隔三年的上海之行,虽然被官方定调为“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上海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擘画”,但并未在市场引发热烈反响。股市情绪持续低落,民间讨论也不多,就连对政策信号格外敏感的商界,也都还在观望下一步动作。
和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相比,中国官方今年的“沪察”,确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
邓小平南巡的背景,是1989年天安门事件、1991年苏联解体等内外巨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在经济上,中国面对西方多国政府的经济制裁、外资撤离和市场疲软;在政治上,中共领导层就是否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生分歧,“姓资还是姓社”引发舆论激辩,改革开放面对空前阻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邓小平在1992年春天视察深圳、珠海、广州和上海等多个南方城市,期间他力挺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提出“不搞争论”,还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金句,如“发展才是硬道理”、“谁不改革,谁就下台”等。
那次南巡淡化了围绕改革的意识形态纷争,令一度停滞的改革开放进程重新提速,更促成中国驶入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快车道。
和30年前相仿的是,中国官方到访上海之际,中国也面对巨大的内外压力: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两个月萎缩,显示经济复苏势头再次减弱;海外直接投资额(FDI)在第三季出现史上首个负值,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本周更将中国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表明投资者正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疲弱的房地产和高筑的地方债,仍是悬在整体经济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官方此时选择考察上海,显然看中这个经济重镇和金融中心的象征意义,寄望释放出提振市场情绪的信号。作为最多外企聚集的中国城市,上海也是表明扩大开放决心、重塑投资者信心的理想地点。
不过,他在五天考察期间更多是重申此前的论述,并未提出什么新观点,例如要求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的使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国内外高端资源吸引力等。
从官媒报道来看,讲话中对“改革开放”着墨不多,主要是要求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至于具体部署,无论是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还是在临港新片区展开压力测试,都是之前已有的规划。
这不仅难以提振市场信心,更让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困境束手无策,即便来到上海也做不了什么。
在如今“定于一尊”的中国政治格局下,凝聚共识、搁置争议的需求不如30年前那样迫切。但在内部不确定、国际局势动荡的大环境下,从民众到商家,从民企到外资,愈发需要明确的政策来稳定预期;尤其是在过去三年的严苛防疫让中小企业元气大伤、行业整顿令民营经济信心受挫、新版《反间谍法》使在华外企人心惶惶之际。
去年经历两个月封城的上海,就是中国经济旧伤未愈、又添新痛的缩影。中国官方走访上海之际,一篇题为《上海经济到底有多惨》的文章在网络上热转,警告上海写字楼空置率高企,税收增幅明显放缓,金融流动性即将枯竭。
不难发现,“沪察”的出发点并非为推进改革重新出发,而是通过展现高层对经济、金融、创新和开放的重视,恢复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但经过今年来多轮“承诺轰炸”,受访企业表示他们更看重政府能否说到做到,比如金融市场开放到什么程度?跨境数据传输管控会如何放松?房企融资白名单什么时候出炉?
再比如,三中全会什么时候召开?
本应在此时登场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至今没有消息。这凸显了中国局势面对的诸多变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恐慌。
期望此次“沪察”发挥和当年南巡同样重要的作用,多少有些不切实际。在整体信心低迷的当下,这次考察的最大意义,或许是让市场对之后的政策重燃期待。而这份期待能持续多久,取决于今天的承诺是否也能言出必行、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