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不佳的中印关系,最近一段时间又摩擦不断。
在媒体领域,中印两国以不续发签证的方式,“清零”了对方记者。IT行业方面,印度指控小米公司非法向海外实体转移资金,并要求中国手机企业任命印籍人员任高管。两国的边界问题至今也未尘埃落定。
在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下,中印关系的前景看上去并不乐观。
小米在印度面对指控
曾经雄心勃勃要开拓印度市场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最近被指控违法。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执法局6月9日正式向小米提出指控,称小米违法向外国实体转移资金,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
印度执法局去年4月曾指控,小米及旗下印度子公司从2015年起以“特许权使用费”名义,误导德意志银行向国外实体非法汇款。印度政府扣押了小米印度子公司银行账户中的555.13亿卢比(约9.04亿新元)资金。
小米印度公司对此解释,这笔费用超过84%的部分是付给美国高通集团的特许权使用费,“如果没有这些技术,我们的智能手机就无法在印度运行。”不过,印度拒绝解冻这笔资金。
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小米今年3月发布的业绩显示,去年全年调整后净利润约85.18亿元(人民币,约16亿新元),印度扣押的这笔资金相当于全年净利的56%。
此外,印度政府最近还要求,中国手机企业必须任命印度籍人士出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关键职务。
据印度《经济时报》6月14日报道,出席会议的中国公司代表包括小米、Oppo、Realme和Vivo。
消息人士称,印度政府高级官员要求中国手机企业将代工生产委托给印度公司。此外,中国企业也被要求确保遵守法律并避免在印度逃税。
据钛媒体APP报道,印度一直是小米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环节。2017年时,小米曾表示,计划未来五年内向印度的100家创业公司投资10亿美元。当年,小米就成为印度市场上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香港行业分析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小米在印度的占有率已下滑到16%,OPPO占12%,Realme占9%,Vivo占17%。而韩国三星的市场份额为20%,反超中国品牌。
中印互相“清零”对方派驻记者
随着冠病疫情走向结束,“清零”一词已很少见诸报端。然而,中印派驻对方国家的记者,最近却事实上“清零”了。
《华尔街日报》5月30日引述消息人士称,新德里方面拒绝为新华社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两位在印记者续签。这是最后两名在印度的中国官媒记者,随着他们的签证过期,两人已经离境。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没有中国记者常驻印度。
另据彭博社6月13日报道,知情人士说,中国政府已指示印度报业托拉斯(Press Trust of India)记者在本月内离开中国。至此,印度在中国也不再有派驻记者。
今年年初,印度还有四名驻华记者。不过,《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一名驻华记者本月早些时候离开中国,公共广播公司Prasar Bharati和《印度教徒报》的两名印度记者今年4月也被拒绝续签签证。
两国外交部门都指责对方是制造矛盾的根源。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12日说,印度自2020年来拒不审批中国记者赴印常驻申请,并坚持只给中国驻印媒体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有效签证,导致中国记者数量从原先的14人锐减。
印度外交部则说,中国记者在印度的活动没有任何困难,但在华印度记者却面临种种困难。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说,中国政府限制印度记者每次只能雇用三名助手,且他们必须来自中国官方提供的人才库。印度对雇用助手报道则没有设定上限。
除了相互驱逐记者,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于2022年10月离开新德里后,中国至今仍未任命新大使。
印度在2021年12月派罗国栋(Pradeep Kumar Rawat)出任驻北京大使,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直到今年4月25日才正式接见他。
边界问题并未尘埃落定
这几年中印关系的恶化,始于2020年5月开始的边境冲突,当年6月15日,两国军队在加勒万河谷爆发的激烈肢体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
双方过去三年进行了多场高层会晤,并举行了18次军长级会谈和数次双边磋商协调会议,达成在加勒万河谷等四个地点脱离接触。
不过,中印边境问题仍未到尘埃落定之时。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6月8日在新德里说,军队的“靠前部署”(forward deployment),是当前中印边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苏杰生说,两国必须找到一个边界脱离接触的途径,“事实是,两国关系受到影响,这种关系将继续受到影响。”
苏杰生还说,印度与所有主要国家和组织的关系都在变得更好,唯独与中国除外。
他批评中国:“这个答案只有中国能给出。因为2020年,中国有意识地选择违反协议,在边境地区增兵并试图对我们施加压力......我们已经明确告诉他们,在边境地区没有和平与安宁之前,我们的关系无法进展。”
中印关系受国际政经大环境影响
除了长期存在的领土纠纷,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印关系。
在美国近年来主导的“印太战略”中,印度是重要的一环。印度也是涉及亚太战略安全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成员。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2007年创立这个机制,随后沉寂了近10年。随着中国在印太区域的实力剧增,美国感受到威胁,“四方安全对话”在2017年重启。
美国白宫今年5月10日宣布,总统拜登将于6月22日会见赴美进行国事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
白宫在声明中说:“这次访问将加强美印两国对自由、开放、繁荣和安全的印太地区共同承诺,以及双方提升在国防、清洁能源和太空等方面战略技术伙伴关系的共同决心。”
路透社引述消息称,美方已要求在莫迪访问华府时,能够看到印度采购30架MQ-9B海上卫士武装无人机的进展。消息人士预计,拜登和莫迪还将讨论联合生产弹药和步兵车辆如装甲运兵车等事宜。
经济方面,近年来中美贸易战及科技战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升高,促使许多跨国公司考虑供应链安全问题,印度受到青睐。
苹果供应商富士康今年5月在印度投资5亿美元(约6亿7000万新元)建厂。印度信息技术部长钱德拉塞卡当时说,苹果和三星等公司都有意扩大在印度的电子产品生产,这有利于印度挑战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
日本索尼集团也在打造印度为下一个增长点。今年5月在东京举行的说明会上,索尼印度负责人N.P.辛到场介绍索尼在印度的业务开拓,并把印度称为“机遇之地”。
根据联合国估算,今年4月底印度人口已超过14亿2800万,高于中国的14亿2500万,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考虑到人口趋势和地缘风险,很多学者与评论人士都将印度视为有望超过并取代中国的竞争者。
边界争端长期存在 、国际政经格局中处于竞争关系,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中印关系短时间内想要取得明显好转,难度很大。未来,各种各样的摩擦有可能还会发生。这两个世界人口大国处得不好,摆脱不了地缘政治宿命,对双方、对区域都会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