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保护经济免受通胀抬升威胁,并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
据彭博社报道, 中国央行在星期三(8月10日)发布的第二季货币政策报告中说,要兼顾把握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平衡。同时,中国央行也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全年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中国央行说:“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央行警告发布的当天,官方数据显示7月物价涨幅加速升至两年新高2.7%,主要因为食品通胀在猪肉价格飙升的推动下抬升。不过疲弱的消费者需求抑制了整体价格压力。
中国央行预测,今年下半年中国CPI运行中枢较上半年1.7%的水平有所抬升,一些月份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作为应对措施,中国央行称要不断夯实中国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同时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据报道,经济学家表示,虽然中国央行的警告并未暗示货币政策将收紧,但未来几个月大幅宽松的空间不大。高盛表示,该报告关注近期通胀压力及其实施政策的方式表明,中国央行可能会继续其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
高盛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央行可能会维持其总体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不变,并补充称中国央行将转而偏向再贷款等定向工具,或依靠政策性银行来提振放贷和支持信贷增长。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在一份报告指出,上述报告提出“不超发货币”,暗示既有流动性投放工具已经相当充裕,年内增量投放流动性必要性大幅下降,预计中国央行年内不会再度降准降息。
中国央行星期三说,过去二十年对平抑全球通胀发挥重要作用的全球一体化等红利已发生逆转,且中国国内消费需求复苏回暖,可能加速PPI向CPI滞后传导。此外,新一轮“猪周期”的开启、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品进口的高度依赖也带来了挑战。
中国央行表示,欧美面临高通胀压力,也给中国宏观调控带来启示和借鉴。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维护通胀平稳是宏观大盘稳定的题中之义。
政策宽松也因美国和其他地方升息而变得复杂。中国央行关注其他国家加码收紧货币政策,称第二季以来政策利率均保持不变,有助于在全球主要央行加息背景下平衡好内、外部均衡。
中国央行还暗示其信贷增长目标将更加灵活。它表示,将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此前的立场是信贷增速锚定名义GDP增速。它也未提及保持债务与GDP之比稳定的一贯承诺,并承诺增加对企业的信贷支持。
广发证券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受制于稳物价、不预支未来等因素的约束下,信贷增长“可能难以达到2020年那样的大幅反弹”。中国央行两次提到政策性银行新增的信贷额度,这直接反映出中国央行支持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重视程度。
在报告的专栏中,中国央行强调近年来信贷结构有所变迁,普惠小微的贷款佔比上升,房地产贷款的佔比下降。
中国央行表示,随着经济经历城镇化和房地产行业放缓的过渡期,信贷增长可能放缓是自然的,但补充说,绿色投资等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金融对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支持质量和适配性将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