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尹锡悦12月3日夜晚突然宣布戒严,震惊国内外,但却在各方合力反对后的六小时让步,解除戒严令。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虽然短暂,但所引发的强烈后续政治动荡,势必持续一段时间。尹锡悦个人的政治生命相信已经进入倒计时,但事件反映韩国政局的复杂挑战和机遇。六小时的戒严令仿佛一场政治闹剧,背后却透露出韩国朝野惨烈的政治斗争。这场闹剧同时也是对韩国摆脱强人统治后,数十年发展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的一次压力测试。应当说,成绩斐然。
在戒严令取消后,韩国六大反对党随即联名发起弹劾总统的程序。但是,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在12月5日召开闭门会议后,虽然要求尹锡悦退党、内阁全体辞职,以及免除建议戒严令的国防部长金龙显职务,但却一致反对弹劾。由于执政党在300席的国会里拥有108席,导致在野阵营缺乏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弹劾案。但要求尹锡悦下台显然是民意所向,包括工会在内的众多民间团体已经准备通过罢工,向政府施压。预料韩国政局接下来会因此动荡不安。
如果尹锡悦拒绝下台,现有司法程序一时间可能还奈他莫何。弹劾案的另一道关卡,在于韩国宪法法院的九名大法官有三人已经退休,至今还没有补缺。按照规定,宪法法院必须有七名法官开会审议弹劾案,在六名法官同意后才能通过。因此,在野阵营要通过司法程序清算尹锡悦,恐怕旷日费时。这必然促使他们采取民间抗争等政治手段,逼迫执政党和尹锡悦就范。这会是此后一段时间韩国政局混乱,朝野对抗加剧的另一个导因。
尹锡悦鲁莽颁布戒严令,事先也没有知会同党同志,执行命令的军警显然没有全力配合,使得反对阵营得以迅速聚集国会,立法废除戒严。作为政治素人,尹锡悦的行为被视为对反对党在国会的全面立法杯葛,以及对他妻子涉嫌贪腐的政治追杀的意气用事反击。韩国政治有所谓的“青瓦台诅咒”,在那里办公的总统,政治上都难以善终。尹锡悦就职总统后尽管搬出青瓦台,却无法摆脱诅咒。当然,诅咒本身反映的是韩国政治撕裂的严重程度。
韩国最重要的盟友美国显然也被蒙在鼓里,驻韩美军毫不知情。虽然白宫官员事后肯定韩国朝野妥善处理危机,但尹锡悦已然失去华盛顿的信任。尽管事件仓促结束,没有波及半岛的安全形势,韩国作为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围堵网重要一环,戒严所产生的危机以及后续影响,必然冲击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部署。没有美国支持的尹锡悦,更加无法有效执政。戒严闹剧的后续效应会如何改变东亚的地缘政治,还须进一步观察。
从积极面说,戒严失败同时凸显韩国民主体制的韧性,参与的军人、警察、从政者都基本遵守法治精神。负责占领国会的军警虽然一度与抗争的国会人员发生冲突,但表现得相对克制,没有让暴力升级,也没有开枪。他们似乎不严格限制国会开会否决戒严令,并且在国会立法取消戒严令后遵令撤退。事先不知情的总统幕僚也集体辞职抗议,让孤立无援的尹锡悦被迫让步。水火不容的韩国朝野或许还没有养成妥协的民主精神,但在戒严过程所表现的守法精神,却更贴近现代政治文明价值。
戒严闹剧一方面凸显韩国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失序,但另一方面这场危机能和平结束,则证明韩国宪政体制经历多年的发展,已经走出当年军人统治和强人政治的阴影,形成基本的民主政治共识和默契。本次戒严危机也证明“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政治智慧,在汉江奇迹后更上层楼的韩国,应当成为现代政治学的经典案例。若朝野各方能把握契机,寻求和解,打破冤冤相报的青瓦台魔咒,韩国或许能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