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慧婷:隐形的呐喊能否被听见?

时间:2024-03-03 09: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廖慧婷:隐形的呐喊能否被听见?

一名好友突然失联了一阵子,原以为对方是工作忙碌,过了繁忙高峰期便会像往常一样“浮出水面”,相约出来吃饭、闲话家常。

这次农历新年好不容易约出来见上了,却发现对方消瘦不少,细聊后才得知好友之前因身体出状况,工作上更是积累不少压力,渐渐导致心理健康也面临危机,一度游走在忧郁症的边缘。

所幸,她意识到自己的情况后,向信任的家庭医生求助,对方迅速将她转介给熟识的心理医生。经过紧急的面谈会诊后,朋友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听着朋友口气平淡地叙述这段经历,我一边心疼,一边感到无比庆幸,在她情绪陷入低潮时,有一名尽心尽力的家庭医生拉了她一把,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

这件事也让我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或情绪问题,随时有可能发生在身边的人甚至自己身上,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及时发现征兆,听到这些无声呐喊?

冠病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无疑加重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全球多国都反映青年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激增趋势。

根据民调机构益普索(IPSOS)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46%的新加坡人认为,心理疾病是当前国人面对的最大健康问题。让人惊讶的是,27%受访者坦言,在过去一年,至少一次曾认真考虑自杀或自残。

卫生部去年公布的《2022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显示,国人的心理健康欠佳比率从2020年的13.4%,增至2022年的17%。其中,介于18岁到29岁的年轻人比率最高,达到25.3%。

面对这样的趋势,国会日前通过推进心理健康动议,将心理健康课题列为国家重要议程,并通过增加公共医疗领域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以及多培训近3万名前线工作人员和义工,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

然而,政府投入资源增加救助条件固然好,并具有前瞻性,但这些计划要取得成效,更重要的是整体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去标签化,制造接受心理治疗也不用怕丢脸或会影响前途的环境,或许才能从根本改善问题。

2022年,在本地一组研究员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访问了30多名年龄介于18岁至35岁的抑郁症患者,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他们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心理疾病的误解,例如认为抑郁症不是一种严重或真正的疾病,或怀有与抑郁症相关的羞耻感。提高大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和减少亲友之间对心理疾病的负面标签,是须要克服的的主要障碍。

就如美国自助网站创始人兼作者德舍内(Lori Deschene)所说:“你不必总是积极乐观。感到悲伤、愤怒、恼火、害怕或焦虑是完全没问题的。有情绪并不会让你成为一个‘消极的人’。这让你像个人。”

我想,在社会风气逐渐变得更为包容的过程中,我们在面对有心理困扰的人时,可以做的就是不评判对方,因为他们往往不需要我们好心的建议,而只是想找人倾听他们的感受。

(作者是《联合早报》国际新闻记者)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