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登月按部就班 美国焦虑备感压力

时间:2023-10-22 09: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明报》社评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将于本周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12次载人太空飞行,也是太空站第三次乘组轮换。而中国月前公布的太空人2030年前后登陆月球计划,更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此前美国亦宣布2025年底实现载人重返月球目标,并炒作中美的“登月竞争”,将中国的登月视作美国的威胁。这反映美国的“中国威胁论”上脑,对中国的任何进步都备感压力,难在任何领域平等对待中国,更不接受任何潜在挑战的扭曲心态。

登月展示综合国力 中国求稳美国进取

太空探索确是综合国力的象征,展示一国的科技与财富能力。在冷战年代,美苏两国共进行了上百次探月活动,美国更以雄厚国力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1967年以后,先后六次送12名太空人往返月球,成为迄今唯一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当时的探月工程是烧钱的“大国游戏”,“阿波罗”计划使用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每枚成本高达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百多亿美元。计划历时11年,共耗资255亿美元,太空总署(NASA)当时年预算最多时占美国政府总预算约4.5%,平均每个美国家庭要负担400多美元。而中国直到1970年,才发射首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太空事业刚刚起步,而同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尚不足百亿美元。

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和太空科技水平的提升,中国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继前苏联与美国成为第三个独力送人上太空的国家后,就将目标对准50多年人迹罕至的月球。按照绕、落、回“三步走”安排,2007年起发射的嫦娥1至5号探测器,完成了全球首度月球背面软着陆、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成功建立中继通讯点、释放月球车、从月球土壤采样带返地球等任务。

月前,中国载人航天负责人宣布,中国的载人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计划于2030年前首次登陆月球。具体方案是: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两者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太空人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后,着陆器将于月球预定区域着陆,太空人在月球完成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任务后,乘搭着陆器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飞船返回地球。

中国的太空发展,向来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特别是载人工程,各项技术会在地面反覆测试,做到万无一失。所以,从明年起,还将陆续发射嫦娥5、6、7、8等无人探月器。

美国则于2017年就提出“阿提米丝(Artemis)”计划,原规划2024年将太空人重新送上月球,该计划还有欧、日、韩等27国参与。中国的登月目标是2030年,美国的目标则是2024年,以全球首个送人上月球的科技水准及世界第一强的国力,又极富冒险进取精神,美国在中国之前登月并不令人意外。从推进人类探索宇宙科技进步的角度看,登陆月球的先后也并不重要。

但偏偏美方却以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中美各自的登月计划,NASA署长尼尔森(Bill Nelson)去年底至今年初多次表示,美国与中国在载人登月计划上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关系,称美国及其伙伴会在这场竞争中“击败中国”,他又诬指如果中国太空人先登陆月球,“可能宣布对月球领土的所有权”。

其实,上述表态,恰恰暴露了美国要在所有领域维持对中国优势的霸权心态。正如中方发言人所回应的,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太空军备竞赛,“外太空并不是摔角场”。

尼尔森的言论色厉内荏,确实反映了美方的焦虑。有人认为,是冷战后政治比并意义消失和探月的烧钱程度,令美国失去了继续探月的兴趣。其实,近20年美国工业体系的衰退及技术断层,亦令其登月能力大打折扣。“阿提米丝”计划只能依靠一系列仍在开发中的新系统和设备,等于由头来过,时程一延再延,面临极大不确定性。登月目标现已推迟一年到2025年,尼尔森在公开发言中还提到2026年。事实上,用于该计划的运载火箭SLS首度试射推迟了五年多,到2022年才成功。许多关键任务分包给SpaceX 、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11家公司,一旦出现任何重大延期或纰漏,都会令整个计划再度延误。

NASA署长炒作威胁 中美龟兔赛跑有悬念

太空探索与所有的高科技项目一样,人才也有重要作用。嫦娥五号的首名太空女指挥官周承钰年仅24岁,长征五号火箭总控制系统指挥徐文晓不过26岁,而嫦娥探月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时,其团队平均年龄同样仅33岁。而近年,NASA员工的平均年龄已超过52岁。年龄不是唯一标准,某程度却反映了中美长远的科技竞争力。

中国其实并无意与美国作登月竞争,奈何美国自己不争气,重返月球的目标2026年也未必能顺利实现,而中国探月工程的各项任务大多按预定计划,甚至提前完成。目前,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载人月球车等装备正在研制中,载荷重量可达27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10号”,预计2027年就可以首飞,中美登月的龟兔赛跑最终鹿死谁手,还真难下定论。

赞一下
(4)
66.7%
赞一下
(2)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