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威:“香港夜缤纷”政府feel good 民间feel nothing?

时间:2023-09-17 09: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01

作者:胡恩威

香港政府推出“香港夜缤纷”旅游活动,用补贴形式、减价形式来招揽客人。其实短期能否产生作用?招揽什么客人来?这些客人会否到访一次就不会再来?一些旅游业界人士说︰本地市场和旅游市场应该分开,但这种说法其实是落伍和错误的,因为目前香港面对的竞争,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没有local(本地)或者tourist(旅客)之区分。

日本国家旅游局最近公布的旅游业数字,今年6月份日本入境的外国旅客数字,达207.33万人次,其中东南亚与欧美旅客大幅飙升,尤其东南亚地区,来自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的游客涨幅都达到120%。旅客到访过日本一次,必然会再去,去日本不是one night stand式的到访。

访日成游客长期习惯,香港为何做不到?

到访日本变成游客的一个长期习惯,因为日本有一套整全的城市规划、文化和文旅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抱着开放态度。日本不是一个豪宅高地价高租金“地产主导”的社会,是一个“工业科技主导”以及“产业主导”的社会,地产是一个配合角色。所以日本人有不同类型的产业经济。尤其在九十年代地产泡沫经济爆破之后,日本人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投资和建设在不同商业文化空间,投资在文创项目。反观香港,香港基本上只投资在大型交通基建,至于文化基建空间和旅游基建则欠奉。东京有过千个文创演艺场地。香港的西九文化区就货不对版,十五年间只起好4个场馆。

财政司司长宣布的“香港夜缤纷”,可说是一个“政府feel so good,市民feel so nothing” 的活动。公布内容包括表演、文创活动、小卖摊位、舞火龙、无人机表演、烟花汇演、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转播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等,根本不能够解决问题。大家可以留在家中看英超,为什么要跑到商场看呢?市民每天都经过商场,商场有什么特色留着客人?又没有什么具特色的酒吧。大家到东京看看,横街的爵士乐酒吧,装潢特别的小酒吧、Karaoke、跳舞的Club,甚至社交舞也有,而香港基本上是一张白卷。

政府保育的那几座中环古迹︰大馆、PMQ、中环街市等,大馆基本上是高消费场所,吃一顿饭没有一千元不能结账。如果你到东京,有很多选择,由最平、中价、高价、以至超级高价,都可以满足食客要求。所以到日本的旅客不只是高消费型,也有中低消费、背包客、旅行团、一家大小,什么类型都有。

有人会到日本行山,喜欢那种宁静和环境。香港其实也有山旅的条件,有很多郊野公园和营地。若果推动郊野露营体验是可行的,可在麦理浩径、卫奕信径、凤凰径建一些民宿。但因为香港政府的政策问题,根本没有可能应付食环署和各种各样规条。还有消防处,目的就是制造更多关卡和难题,让什么也做不成。民政及青年事务局负责旅馆发牌,为什么不是由文体旅局负责?

政策不改变,香港真能重回国际舞台?

其实香港有很多奇怪的例子,例如食物车,淘宝造价一部约两万元,政府却要100多万元,就是因为政府用食物工厂的条例去规管,要符合条例便令成本增加。现在香港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政府条例过分落后,有些官员说需要“依法治港”,若果这“法”不合时宜,是否要修订?但似乎没有修订法例的时间表,政策又不改变。于是乎就像这次夜市活动,只有政府feel so good。

单单那个“香港夜缤纷”活动启动礼已经十分搞笑。有成双成对的狮子才合理,却只得一只狮子表演,而且那只狮颜色是白色,被人质疑是办丧事用的“白狮”,适逢启动礼当晚是农历七月,盂兰节的最后一天,引来市民热议不吉利。虽然财政司副司长解释那头是“萤光狮子”,不过在媒体上已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而且应该是舞龙而不是舞狮,不过,香港品牌的飞龙标志也不吉利,飞龙标志由2001年开始使用至今,香港一直往下沉。政府不去处理香港形象问题,又怎能Rebrand Hong Kong?令香港真的重返国际舞台呢?

政府官员常说香港重返国际舞台了!当然,演员梁朝伟真的站在国际舞台上,他刚获颁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运动员何诗蓓在东京奥运拿下游泳奖牌;剑击运动员张家朗夺得奥运花剑金牌。很多香港人在不同领域里面走到国际,但肯定香港政府官员没有。香港政府官员就是喜欢feel so good,现在香港人对政府是越feel越 feel not so good,甚至是feel so bad。当然大家很爱惜目前的平和状态,但是长远来说,政府这种feel so good继续下去,也没有什么好处。

那么夜市应该怎样推行?第一是食环署,食环署必须做一些大改革,改善食肆发牌制度。第二,政府应该选址在西九文化区大搞。第三,政府应检视一下香港目前整体的文旅空间,在目前政条例之下,表演艺术空间可以怎样优化?其实香港每天都有不同类型的艺术表演,为什么不能吸引一些内地观众来香港看演出?第四,鼓励内地游客在港留宿,旅馆收费应该调低,提供更多便宜旅馆的选择,让游客过夜制造消费。

现在香港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旅客来了一次便不会再来。很多旅客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旅游,而是为了其他功能和目的,例如探亲、保险续期、医生求诊、身体检查等等。目前政府这种催谷夜市的方法,是否真的能够催谷出一个夜市出来?基本上是十分存疑的。因为香港现在是生态问题,若果政府只做一些表面功夫去催谷夜市,不做夜市生态的长期研究,只是官员们出席启动仪式,而不好好研究香港夜市需要怎样的改进。例如十八区应该怎样配合,其实已经是一个问题。

所以具体的建议应该是︰十八区各区的地区专员应该研究各区夜市可能性。或者政府先选一个区作试点,例如在油尖旺区、中西区、深水埗区开拓一些特色夜市,结合一套完整策略。尖沙咀如香港文化中心附近,是否可以兴建一些临时大排档、安排食物车夜市等?文化中心的演艺节目散场后,观众可以外出去喝咖啡,吃小食。多发食肆牌令海滨广场变成一个夜市。

西九文化区也是一样,文化区远离民居,是可以变成“大笪地”的。现在西九的草地基本上只是变成放宠物的地方。而且西九消费十分昂贵,西九文化区应该引进一些低消费市集项目,把整块西九草地变成一个大型的大笪地广场,才能够做出一种香港特色。现在香港的问题是政府喜欢高消费,把低消费和中消费完全排除。这种好高骛远思维是不正常的。

启动夜缤纷后,还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次政府搞夜市是“有好过无”,feel good也是比feel bad好。希望官员feel good后,真的思考一下、做一些研究、做一些分析,落实一些能真正活化夜市的政策。这次政府宣布的夜市活动,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作用,因为它扭转不了香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沉闷单调的城市。霓虹光管没有了,很多空间都被政府过分规管,管死了。管死之后,如何能够复活?政府就要拆墙松绑。继续只办活动、补贴游客来香港,只是one night stand式,是不能营造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旅游城市。

虽然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但香港人根本没有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就算外国旅客到香港博物馆,以馆内的展览规模大小,有没有吸引力让游客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周边又没有什么具特色的餐饮配合。反而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可吸引市民到图书馆看书,看书之后可能在附近饮食才回家。社区夜间图书馆可能有一股吸引潜力。

夜市要有“市”才是,现在只是搞一些和“市”无关的活动,真的能够把夜市搞出来吗?夜市就是night market,例如庙街。市建局根本没有处理好庙街的发展问题,所以非常破旧。食环署设的临时熟食中心也没有什么规划,也没有一位区长真的在处理庙街。庙街当然有很大潜力去成为一个特色夜市,但是大家记得很多游客光顾的东宝小厨是如何被食环署赶出北角渣华道街市。若果食环署能在十八区作一些弹性处理,让食肆开夜一点,一些有水准的食肆能够在那里营聚出一个美食氛围。

政府要恢复夜市,就必须要检讨酒牌、食肆牌、娱乐牌的发牌制度如何拆墙松绑,如何合理地释放民间的创意。食环署辖下的场地食肆更应该延长开放时间,运用更有弹性的模式去创造更多像东宝小厨的那一种对游客和本地客有吸引力的食肆空间。

康文署辖下的公园、各区的大会堂和表演场地,政府应该大力推广宣传,吸引更多大湾区的游客来香港看演出。香港的表演节目有吸引力,票价也合理。另外也可以制造夜经济。政府应该怎样推动?如何制造一个国际形象?这一方面,政府可以做一些支持和统筹工作,这些工作是否应该由文体旅局负责?夜市究竟是一个“文旅政策”还是一个“经济政策”?还是一个怎样类别的政策?现在由财政司司长带头启动香港夜缤纷,启动夜缤纷之后,是否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值得关注和留意的。

作者胡恩威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首席执行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