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刺激居民消费,也就是说用所有能够合理、合法、合规、合经济理论规律的渠道,把钱发到居民的腰包里面。”
7月8日,在2023年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说,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出现新常态,既然是新常态,就必然需要新做法。因此,他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有新手段、新对象,而这个新对象就是消费。
他说,中国经济在疫情前就已经转向以消费需求为主要拉动力的模式,且居民消费需求在其中占到七成左右,但疫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本正在改变的发展路径。他认为,“消费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顺利复苏的一个关键堵点和难点”,这一观点正在凝聚更多的共识。正是基于此,他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对象,必须由投资转向消费,这样可以更加直接对应现实经济的堵点和短板。总之,蔡昉认为,就现下的中国而言,“刺激消费,已经到了时机”。
当然,他的这一观点,并非人人认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曾公开说:“有一种说法说,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要改成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我觉得提出这个看法的人,不是不懂经济,就是故意误导中国。”
就反对刺激消费而言,林毅夫显然是道不孤的。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经济学者吴晓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不能有用内需替代外需的想法!他说:“我们要扩大我们的内需,但不只是用刺激这个词。内需不能替代外需,不能有这个想法。”他进一步指出,“何况扩大内需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一、良好的就业率。人们对就业都有巨大压力,担心哪天没工作了,哪天裁员了,这肯定不利于扩大内需;二、有所增长的收入;三、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果缺乏这样一个体系,国民哪怕挣了点钱,但要他现在就花掉,也肯定不现实,原因很简单,“如果生一次病,住一次医院我就完了”。
从吴晓求的表述来看,他所指的内需,根本就是居民最终消费。于吴晓求看来,在这三个基础性条件都还不完全充分的情况下,对居民消费予以硬刺激,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效的政策。他说:“所以我和一些学者的看法是不同的,他们经常说要发消费券,甚至要发钱,我说真的不是这回事。”简单来说就是,于吴晓求看来,在缺乏扩大消费的基础条件下,通过扩大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是缺乏力量的,是不具可持续性的。
对于吴晓求的观点,我是深表认同的。
多年前,我发表于中国《光明日报》的光明网的一篇题为《中国危机远比美国要麻烦的多》的文章,就持有相近观点:“对于这次危机的肇事者美国来说,只要把它金融体系里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予以解决,那么它的麻烦也就基本上解决了,但中国就远没有这么‘幸运’,在出口之路断绝后,它需要的却是国内市场;对于欧美来说,它们需要的是时间,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因为建立一个足够与当前产能匹配的国内市场,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发展还是过于集中在投资和出口领域,内需严重不足。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产业结构会畸形呢?为什么内需就提不起来呢?原因就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和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甚至于缺失,整体工资及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再加上未雨绸缪、自保意识等,将决定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保障性储蓄主导国民的消费、投资结构及行为,从而进一步加剧民众的日常消费支出减少,这种现象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进一步畸形化和内需不足。要想解决中国经济危机的根本之路,在于应将经济增长的重点转向消费,而要达成这一目标的根本关键,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但问题在于,建立起一套社会保障体系,却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
是的,社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于中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尤其是人口红利周期正转为人口赤字周期。根据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未来十几年间,社保体系供养结构将从目前平均每三人供养一人,快速转变为每二人供养一人,钱之安出?解决方案只能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改进。这些都关乎供给端的制度层面。所以,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仍然来自供给端。
作者是中国经济学者、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