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化解心结降低自杀隐患

时间:2023-07-04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社论:化解心结降低自杀隐患

本地自杀死亡人数去年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新高,达476人,比前年增加25.9%,其中10岁至29岁的青少年尤其值得关注。新加坡援人机构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令人警惕,自杀成了这个年龄层的青少年连续第四年的主要死因,也是这个年龄层死亡人数的约三分之一。此外,在70岁至79岁的年龄层中,自杀者较前一年大幅增加60%,也值得社会关注。

数据显示,过去疫情三年,20岁至29岁青年自杀人数呈现相当大比率的上升趋势,援人机构接到的求助电话也呈倍数增加,或许与疫情期间的社会限制和各方面压力加大有关。

青少年是未来主人翁,青少年的精神压力关系到新一代能否健康成长,以及未来所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对青少年来说,精神压力的来源主要是家庭、人际关系、课业、社会预期等等,必须整体观照,针对性地化解,孩子长时间停留的学校,或许是比较好的切入口。本地学校都配有辅导员,据了解,一般作业是班主任或教师注意到学生可能有异常时,会与家长沟通后建议学校辅导员介入,在辅导员和师长评估之后,如果有必要会邀请教育部的辅导员联合评估,若需要专业协助会在取得家长同意下,转介到心理卫生学院接受诊治。一些家长会担心孩子被标签化而不接受,成为孩子获得诊治的阻碍。

过去三年疫情期间,很多学校活动与沟通转向虚拟,有些孩子在家也沉迷网络,人际沟通陷入断层,更导致一些青少年出现人际沟通方面的退却。这些或许也加大了孩子的社交与心理压力。过去的大家庭孩子多,资源比较匮乏,可以很早就建立韧性,现在少子化家庭孩子被保护得更好,面对挫折和压力却可能更容易被击垮。

心理或精神问题的诊断,如果经由公共医疗系统转介程序,一些人可能会碍于隐私而裹足不前;但是透过私人门诊则费用动辄数百元,连续的门诊对一般中产家庭也是不小的负担。这些原因都导致不少人对及早诊断却步;尤其是对于不能好好讲述自己内心的小孩,父母的感知若不足,更容易错过修复和疗愈的机会。

东方家长面对心理和精神问题,至今都还会考虑到面子,或顾虑留下医疗记录,影响未来事业发展或购买保险等,这些都是妨碍人们为自己或为孩子积极求助的因素。此外,成年人和老年人,面对健康、事业或人际关系和家庭问题,也都可能积累成巨大而无法承担的心理伤害;社会对男性角色的形象设定,也导致所有社会中男性的自杀死亡率都比女性高很多。这时候如果还让自己困守在面子等围墙内,形成孤独无助的感觉,问题就会越来越大。

自杀和忧郁是世界性的现象,不少国家都面对恶化趋势,从统计资料来看,自杀死亡率高的国家有富裕也有贫穷,因此不完全是经济问题,而是错综复杂的现象。虽然从每10万人的自杀死亡率来看,本地社会大概还处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合理”范围内,但国际学术研究指出,每一个自杀死亡案例背后,都警示着更多自杀未遂或企图自杀的个案,也潜伏着更大更汹涌的心理旋涡,等待平抚。

援人机构建议人们积极求助,这的确是很关键的一步。我们社会应该提倡求助与互助的文化,对接受心理治疗者给予充分理解,对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征兆也应该有更多认识。在政策上,可以考虑对心理和精神问题诊治费用给予更多支持,以及在病历记录上消除担忧;每一个心理问题隐患的消除,相等于为社会增添一点正能量;此外,国家也应该投入资源,包括组织跨机构、多学科协作的研究项目,针对性地深入了解研究每个年龄层产生心理问题的不同主要根源,以便对症下药,或展开预防措施。在家庭方面,父母面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心理困境,更应该抛开面子问题,主动求助,才有助于青少年早日摆脱困境,重拾健康的人生。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