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香港输入劳工有必要 从严把关防剥削

时间:2023-06-14 08:3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香港政府公布输入劳工计划安排,涉及建造业及运输业,合计配额2万个。本港劳动力萎缩,低技术劳动人口4年间减少约16万人,很多行业都有人手不足之叹,为免影响民生服务及经济发展,针对相关行业适度输入劳工,有其必要。政府称这次计划非永久性质,惟亦不设期限,观乎本地就业市场实际情况,相关行业输入劳工,就算不会恒常化,相信也不会是短期措施,这次计划只是个开始,如何招募人手、如何审批、如何管理,统统是问题,政府必须确保输入劳工计划不会沦为资方压榨外地及本地工人的工具。官方有责任从严监管,提防中介剥削、克扣工资、苛待外劳等乱象。

人力短缺碍发展

无良雇主多提防

香港不少行业疫前已面临人手短缺,以建造业为例,由地盘工到工程师都不够;的士小巴司机老龄化,除了有行业自身问题,亦跟职业司机严重不足有关。疫情过后,部分行业诸如机场地勤等,因为之前人手流失严重,缺人问题尤其严重。根据官方说法,现在建造业界注册工人有约60万,惟建造业议会数字显示,过去数月活跃到地盘开工者只有40万,其余可能已退休或转职;公共小巴和客车司机方面,两者估计各缺近2000人和1600人,相当于两成人手。机管局评估则预计,明年底业界人手缺口达1.6万人,当中七成半(约1万个)属前线机场职位空缺。

业界评估有没有“水分”,当然可以斟酌,但相关行业人手严重短缺,亦属事实。根据既有政策,雇主如无法在本地聘请足够人手,可透过“补充劳工计划”,向劳工处申请输入技术员级别或以下的劳工。雇主须先在本地展开4星期公开招聘,证明未能觅得所需人力,另外亦须寻求劳顾会意见,整个审批过程需时近半年。现届政府提出拆墙松绑,以指定配额方式,让一些“毋庸置疑”缺人的行业,尽快输入劳工,毋须走劳顾会程序。早前公布的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允许额外输入3000名护理员,可视为试金石。最新的输入劳工计划,就是以院舍护理员计划为蓝本,涵盖建造业及运输业,2万个配额,建造业占1.2万个,运输业占8000个,当中6300个属航空业、1700个属小巴及客车司机。

输入2万名劳工,规模不小,但比照相关行业的人手短缺评估,官方所定的配额,就是一半左右,算是“中间落墨”,日后是否调整,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定期检讨,确保输入规模适度。另外,政府调整现有“补充劳工计划”,暂停执行计划下26类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规定,为期两年,涉及职位包括售货员、发型师、侍应生、送货员等。虽然官方强调相关行业计划输入外劳时,仍须证明在本地请不到人,但限制放宽了也是事实。政府必须严格把关,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

人力短缺不仅影响香港经济发展及竞争力,亦会影响市民可享的服务,输入劳工满足经济民生需要,本身并无问题,但政府必须提防一法立一弊生,不能让输入劳工计划,异化为资方减省成本剥削工人的工具。政府一再表示,计划目的不是引入廉价劳工,外劳工资不可低于相关职位的工资中位数,除了保障外劳合理待遇,亦可避免压低本地工人工资,以及“外劳抢饭碗”的情况;另外,建造业输入劳工,亦会优先考虑大型公营工程项目,希望可以加强各界对计划的信心。可是过去经验亦显示,无良雇主与中介公司,总会千方百计钻空子剥削外劳,由招聘、通勤到住宿安排,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乱子。

现有的“补充劳工计划”,申请流程严谨,但在招聘过程中,无良中介不乏上下其手的机会。以院舍招聘护理员为例,一般而言都是透过香港中介公司代为招人,而这些公司则会找内地中介合作,在不同省市请人。问题是这些中介缺乏专业认证机制,有本地劳工界人士称,一些内地或香港不良中介与私人院舍串谋,以各种手法克扣外劳工资,瓜分其利,外劳敢怒不敢言,劳工处监管不到位,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根据劳工界说法,“补充劳工计划”下其他工种的外劳,也有克扣工资问题。随着输入劳工规模扩大,官方有必要加强监管及突击巡查,了解外劳实际待遇状况,从严打击无良雇主与中介。

说好香港故事

合理保障外劳

输入劳工,不是有配额就一了百了,之后还有很多问题要跟进。除了克扣工资,住宿也容易闹出问题。官方表示会将元朗潭尾的社区隔离设施改为外劳宿舍,租给雇主安置工人,料可住数千人,惟有关设施地点偏远,雇主会否选择,仍是未知之数。机场方面,由于临近港珠澳大桥,机管局称外劳可即日来回机场工作,惟员工需自行承担交通费;建造业和小巴业界则倾向尽量安排外劳住在工作地点附近,包括在工地设临时宿舍。特区官方有责任确保外劳住宿,符合基本的卫生及安全要求。倘若外劳来港,变相人人住劏房,工资遭克扣,工作待遇差,肯定不利官方说好香港故事。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