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经济民族主义之下的国家竞争

时间:2019-11-12 08: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之后,世界迎来了一波强劲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互联网)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之后,世界迎来了一波强劲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经济民族主义导致很多主权国家政府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人们可以谴责经济民族主义的崛起,但历史地看,经济民族主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所需。

全球化并非必然是单向进程,而是一个有进步也有倒退的进程。人们须要对倒退的性质做具体分析,有时候倒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步。从各方面看,这一波的逆全球化,单就经济要素而论,对很多国家来说,可能具有修正性质,而非真正的倒退。

全球化给各主权国家带来的挑战在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之间的矛盾。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带动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过去数十年里创造了巨量的财富。

但是,全球化至少在两个层面上造成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内部的社会和阶级出现巨大变化。

世界经济表现出“独享”特征

首先,随着全球化进程而加速的资本和技术,导致了政治与经济的错位,就是说,资本和技术失去了传统上的“主权性”(各国政府在传统上对本国的资本与技术拥有主权)。简单地说,这是福特工厂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时代,有了一项技术,就可以设置工厂,有了工厂就有就业和税收,就业促成人口从工人阶级到中产阶级的演变,而税收则赋权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

到了全球化时代,这种情况不再。即使有了技术,技术连同资本可以流向国外劳动力和土地便宜的地方。技术和资本一旦流出,国家就失去了就业和税收;没有就业和税收,社会和政府都会出现问题,例如失业人口增加、中产阶级缩小、政府无力提供社会服务、社会不稳定等。

其次,收入差异加大,社会越来越分化。全球化创造了巨量的财富,但财富流向主导全球化进程的绝少数人手中。如果考虑到由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因素,财富的集中情况更为严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今天的经济已经完全失去福特经济时代的“共享”特征,而表现为“独享”。

贸易保护主义即经济民族主义

如果各国政府有能力应付全球化和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全球化就可以照常进行下去,并且因为财富的激增等因素,全球化会继续呈现加速度。但问题在于,到现在为止,各国政府对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挑战几乎束手无策。这不仅招致那些成为全球化受害者社会群体的反抗与抵制,也引发对各国政府“是否过度全球化了?”的疑问,两者的结合造就了今天人们所经历着的“逆全球化浪潮”。

尽管很多国家在话语层面还在继续谈论全球化,但在实际政策上已经选择了经济民族主义。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体现。

在贸易保护主义下,世界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碎片化。贸易战为政治力量所驱动,没有一个经济体(无论大小)可以避免其负面影响。今天世界经济的一个有趣现象是,没有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和中国)有能力来稳定世界市场,但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可以为世界市场注入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经济民族主义如此盛行,不仅仅是因为各国政府采取经济民族主义政策,而且更是因为各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都会开始要求本国政府来保护企业。这和政治领域并无多大的差别:在国家间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要避免发生冲突,就要求各国都不能太过于“自私”,而要考量到他国的利益;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因为一旦国家间出现紧张关系,各国国民的国际主义急剧消失,而民族主义急剧抬头。

换句话说,从理想层面来看,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时候,如果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还可以继续开放,就可以缓解世界经济的恶化,甚至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

赞一下
(36)
80%
赞一下
(9)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