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杰:乡村现代化 中国发展最大底牌

时间:2019-04-19 07:2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沈晓杰:中国大力推广实施乡村现代化,至少能为未来提供逾200万亿的天量市场,这是不可忽略历史机遇和最佳发展路径,也是不受制于人的最大底牌。

今年一月下旬,笔者在FT中文网上发表的中国乡村现代化“新三论”的第一篇中曾指出:没有任何国家,能在未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前提下,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也没有任何的国家,能在没有农民收入现代化情况下,能实现全民的财富现代化。

中国的任何现代化进程,绕不开乡村的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论,提出当今中国乡村的空心化、贫穷化和边缘化,恰恰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

中国的乡村现代化,为什么能扛起再造下一个中国现代化的重任?乡村现代化,为什么能成为今后中国走向发达国家的最大基石和底牌,其中的逻辑何在?不久前,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的一个小小的通知,也许为我们揭示乡村现代化可能为中国带来的巨大的能量,打开一个新的天窗。

根据中国住建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将在“尊重农民安居需求和农房建设实际的基础上”,通过试点,“建设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以此来推动中国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特别有意思的,还是该通知提出了具体的任务目标。

这就是在今年建成一批示范农房的基础上,到2022年全国试点经验得到推广应用,农房建设管理体制初步健全,到2035年,中国农村将达到“农房建设普遍有管理,农民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普遍改善,农民基本住上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宜居型农房。

”时间上推算一下,这正好和中共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对标。

这份“主动公开”的通知,对长期以来城乡整体给人印象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会有不同的解读。

想象力丰富的人会直言不讳“这是中国的第二波房地产运动”;就是再理性的四平八稳点评,也不可否认这个“试探气球”,表明在中国的顶层设计中,在城市化大潮下日益空心化、贫穷化和边缘化的中国乡村,尤其是农村的房地产和整体的风貌,正在成为下一步“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此大幕的拉开,为未来中国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那么,要在2035年使中国的农民基本都住上“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宜居型农房”,这次“中国第二波房地产”(农村房市),究竟能为未来中国撑起多大的经济发展的空间呢?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在2017年7月发表的歌颂中共十八大发展成就的的系列文章,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其中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从2012年至2016年实现年均增长5.4%(城镇为2.7%)。

以此类推,到2018年底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应该在50平方米以上。这里,我们就把人均50平方米作为官方认可的中国农村居民的住房水平,并以此来推算中国的农房现代化改造的经济大帐。

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2017年年度统计公报,在2017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这就是说,农村的户籍人口率为57.65%,全国的农村户籍人口为8亿(80138.112万人)。

根据官方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50平方米的水平,到2017年末,全国农村居民总的住房建筑面积应该达到400亿平方米。但现实中,中国农村总的居民住房总量究竟有多少?除此之外,乡村现有存量住房中,又有多少需要推倒重建成功能现代、结构安全和绿色环保新型现代的宜居型农房呢?

据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久前公布的2017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在中国大陆244.9万个村庄中,7.56亿的户籍人口共实有246.2亿平方米的住宅(人均32.6平方米)。以此推算,8亿农村居民260.8亿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住房。如果乐观估计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住房达标“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宜居型农房”,那么还有三分之二现有农民住房(约为174亿平方米)需要更新重建。

此外,要达到人均50平方米农村居民居住水平,现有的农村存量住房和400亿平方米总量还有巨大的落差,还需要新建139.2亿平方米的住房来填补。它和上述需要更新重建的174亿平方米的总量相加,就意味着在未来15年里,中国农村共需要改造新建313亿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农村住房。

中国农村的居民住房和城市房地产不同,绝大多数都是自建房,没有高额的政府土地出让金和开发商的利润,基本为投入的成本。如果按照住建部推出的功能现代、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农房标准,估算下来,从土建到住房完工(包括简单装修),新建的农民住房每平方米投入的成本价值在2000元左右。313亿平方米农民住房的改造新建,可直接带来62.6万亿元的民间投入。

除此之外,房地产的发展,还将对其他产业(从钢铁建材、家庭装潢到电器设备、交通物流和商业服务等等)带来高强度的拉动。以学界常用的世界银行的数据模型(既每100元的住宅可带动130元—150元的其他消费)为参考,综合考虑中国农村住房以价值计算和消费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我们把这个拉动系数设定为100:120,就可发现62.6万亿的农村新建现代宜居型的住房建设,还可带来75.12亿元的GDP增长。

赞一下
(15)
45.5%
赞一下
(18)
54.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