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我都举双手赞成,但这里面有一个危险的前设是:把所有中美之间的问题都归因于“误解”,并且认为这个误解可以经由对于5000年中国文化的了解而改变。
的确,一般美国大众文化中对中国的了解,仍然在ABC(入门)阶段,普通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是非常遥远模糊的,这里面有严重的逆差。同时,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人数目前有36万人,为在中国的美国学生人数的30倍。
贸易战后,不少中国网络评论对比了懂英文的中国人和懂中文的美国人的人数和人口比例之间的落差。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更加上一位似乎对原则和规范不感兴趣的美国总统,容易使人认为这就是“无知的美国”。
但我们也该认识到,有些长期质疑“中国模式”和“中国例外”的美国人,恰恰是那些曾经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甚至学习汉语的美国人。同时我们也不能太过低估美国,在美国的智库、政府、大学、民间组织等机构,有许多专门研究中国的专家,从政治、经济、商业、法律、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等各层面对中国进行专业的研究。
这里面包括,不少以汉语为母语的华裔人士在美国大学求学和任教,或是在智库工作,也有长期研究中国的美国“中国通”,因此不能以普通美国人一般性地对中国文化的疏远和缺乏认识而一概而论。
相对而言,中国国内对资讯与媒体的管制,容易造成对于美国情况选择性的输入和判断,也造成不少“误解”。我们当然不希望中美的持续争执预示着“因了解而分开”,然而要使得中美之间以同样的频道对话,需要双方都摆脱既定的成见和沟通模式。
2018年11月24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举办纪录片《善良的天使》的国内首映会暨中美关系的未来研讨会。美国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出席了活动,四百余位来自政界、商界、文化、学界及社会组织的精英人士以及近百家主流媒体参加了首映式。
《善良的天使》由两届奥斯卡获奖导演柯文思执导,片中接受访问的有令人亮睛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通”和“拥抱熊猫者”,包括三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詹姆士•贝克、玛德琳•奥尔布赖特、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曾任爱荷华州州长的布兰斯塔德、2013年捐了1亿美元在清华大学设立“苏世民学者”项目的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等等。影片中他们各自表达了对中美关系的期望、乐观的态度和谨慎的担忧,并认同增加中美之间共识和互信的深远意义。
我认为在这些高端的寄语背后,《善良的天使》更深的寓意是它的英文原名 Better Angels,意思是“更好的天使”。谁才是中美关系之间更好的天使?谁才是传递中美之间善意更好的使者?
这是这部片子真正的主题,因为贯穿这些高端访谈的一连串叙事,是关于一群为了彼此靠得更近而不断努力、跨越两国地域和文化差异的普通美国和中国老百姓,以及他们之间释放出来的善意。这其中,对中国友好的美国人士,虽然没有戴上正式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光环,却对中美之间的情谊不离不弃。
诚如这部纪录片的片名《善良的天使》所暗示,未来中美关系中真正的天使,是那些源源不断与中国人民互动的美国老百姓。基辛格已经95岁了,我们不能光依赖他作为中国的喉舌,在美国总统面前献策说话,也不能光靠办公室里放几个中国屏风或景泰蓝花盆的老朋友为中国撑腰。
对我而言,贸易战打了接近一年,最令人担心的不是白宫里见不得中国好的鹰派,也不是票仓州容易被煽动的反全球化的美国人民,而是曾经试图了解中国的美国友人大规模的转向。
未来美国新生一代的外交官,将是未经过20世纪冷战洗礼的新一代。他们对中国将会有什么样的看法?他们将会相信什么样的“中国的故事”?这有一部分将是在中国人的掌控之中,也就是说,中国人要讲好世界人听得懂的故事。
这其中的关键是,中美之间信息不对称固然有历史因素,但有些是当今人为设立的障碍。试问:如果美国人可以自由地吸取查阅中国的互联网内容,而中国人却没有办法登陆到许多美国互联网站,那么中国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如何能真正了解美国式思辨的过程?如何去跟人家“讲理”? 如果我们对听者的思维模式和习惯的叙事语言缺乏了解,我们如何去讲一个让人听得懂的中国故事?
我们不应该采取非我即彼的对立态度,而要有机地制造更多“中国的朋友”。中国不需要利诱而来的“老朋友”,也不需要唯唯诺诺的奉承者,而需要的是自然投契、敢于直言的伙伴。我们更要思索的是,中国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价值”?
我指的思想上、精神上让人信服的价值,不只是全球GDP的增长,不靠宣传或统战,而是自然吸引人来的价值,才能实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