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近十年美政府债务演变格局和风险含义

时间:2018-10-15 09:2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文|黄奇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GDP除了作为一个国家每年经济增长情况的综合反映指标,也是一个国家一些重要经济要素发展状况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尺。比如,GDP与M2、政府债务、股市总市值或房地产总市值在经济正常时一般不超过1∶1。当某个方面经济过热时,这些指标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与GDP的比值超过1∶1时,表明经济的某个方面或整体出现泡沫;当达到1∶1.5或更高时,表明经济出现严重泡沫,就会出现剧烈震荡甚至市场崩溃,从而矫正修复相关指标,回到1∶1以内,如此这般,周而复始。

2000年美国GDP是10万亿美元左右,政府债务是GDP的55%,房地产市值是GDP的81%,M2是GDP的70%左右,都在安全范围内,没什么问题。但由于当时互联网经济狂热发展,股市出现了严重泡沫,股市市值占GDP比重达到创纪录的183%,由此导致了2001年的股市大崩盘,几个月内股市总市值占GDP比重从183%降到了90%,重创了美国经济,再加上“9·11”事件,使之在21世纪初进入了危机状态。面对这种局面,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一方面,下调利率,从2000年的6.5%下调至2003年的1%,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借债成本;另一方面,采取了零首付按揭贷款的方法刺激房地产,这样的100%按揭贷款加低利息当然促使房地产疯狂发展。

与此同时,美国人又将这类有问题的房产按揭贷款(次级贷款)转化为抵押债券,通过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在资本市场做高杠杆交易,进一步引发了证券市场的泡沫发展。到2007年,美国房地产总市值达24.3万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当年14.7万亿美元的GDP、比重达到173%,而在2000年前后,美国房地产总市值占GDP比重仅为80%,七年时间比重翻了一番以上、总量增长了3倍以上。股市总市值也达到了20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到135%,形成了次贷危机,并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全球金融危机。

这场房地产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股市缩水50%,全美股市总市值从2007年的约20万亿美元缩水到10万亿美元左右;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按揭贷款主办银行房地美、房利美几乎面临倒闭,按揭业务从2008年到2010年三年全部停顿,房地产总市值从2008年的25万亿美元缩水40%,下降到2009年的15万亿美元。

今年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如果说2001年的经济危机靠降息和房地产次贷刺激使美国经济走出阴影,恢复景气。那么,2009年在股市、房市一片狼藉中,美国人又靠什么拯救、刺激经济发展呢?我们知道,这一次美国靠财政举债、靠政府透支、靠Q1、Q2、Q3的货币放水、直升机撒钞票。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有整整30多年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均没有超过70%,但2009年开始,美国的财政债务与GDP的占比从2007年的62.5%、2008年的67.7%跃升到2009年的82.4%,以后几年一发不可收拾,十年下来到2017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量从2007年的9万亿美元上升1倍多,达到20.44万亿美元,是GDP的105.4%。

要知道,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并不包括州、市县地方政府债务。如果加上50个州和市县地方政府的5万多亿美元债务,总量接近26万亿美元,全美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已达到130%左右。

分析新世纪以来美国解决经济危机的过程,我们看到2001年互联网经济过热导致的股市危机,因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对冲化解,却又引起了2008年更大级别的全球金融危机。那么,这十年靠财政举债、货币政策放水平衡化解了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会不会因美债危机、美元危机引发一场大级别的股市灾难、经济危机呢?对此,有三种认为不会发生这种问题的观点。

一是认为目前美国经济很景气,宏观上看,正处在股市指数高位、美元汇率高位、经济增长率高位;在具体结构指标上看,正处在企业利润上升、贷款意愿上升、贷款违约率较低、失业率较低,特别是十年期国债与两年期国债收益差值不小(差值愈小,甚至负值倒挂,则表明美国经济趋弱),这些指标都是近十年来最好的。所以,美国经济不至于衰退。

二是认为美国国债利率被视为全球市场的基准利率,是全球信用体系的支柱。如果政府债务违约,必将导致支柱倒塌,私人间信贷难以定价以及全球流动性短缺。大家的共识是美国政府绝不会让国债轻易违约,在当前美国国债评级还非常高的情况下,违约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尽管美国政府债务很高,但完全有信用借新还旧,不会发生债务违约等流动性风险。

赞一下
(70)
87.5%
赞一下
(10)
1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