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组织如何演变成权力官本的温床?(2)

时间:2018-10-11 17: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那么,官僚制度的完善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出在了哪里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限组织注意力下的向上负责制。任何组织都只有有限的注意力,当组织意在实现某一个短期目标时,就会自然忽视其他可能更加长远的需求。学生会每年都要换届,为了保证个人任期内不出错,大多数学生工作都是在原基础上的简单重复,提升和创新的部分有限。

再加上严格的向上负责制度,学生干部们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不断地向上级汇报阶段性的工作,一旦其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影响向上汇报,就会催使他们不自觉地使用官僚化的强制方式推行,毕竟谁也不想在上层学生干部考核时落到后面。

二、向上负责制下的自由裁量权膨胀。学生会虽然对工作考核、录用、上升等诸方面有着成熟完整的规章制度,但是工作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上司的主观评判,比如干事升部长团直接由上一任部长决定,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上级学生领导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必须讨好和表现自己。

同时,学生领导者本身也有了制度之外的自由裁量权,除了向上要对团委老师负责之外,对于整个学生会内部的管理都可以自主决定,与下层的同学保持怎样的关系、塑造怎样的形象、用什么语气说话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部门的风气,当一个部门的部长喜欢严格、高高在上的说话方式,部门内部的干事也就只能表现出尊敬和畏惧。

“主席不能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下属们”通过批评新干事来明确领导层的地位,随后还有学生爆料称在该学生会面试环节,就被要求做下蹲来测试“执行力”和“服从度”,甚至例会讲小话便会被请到台上被罚“俯卧撑”。这本质就是一种权力泛滥导致的欺凌。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被曝光,我们可以预想到以后群里就再不会出现这种简单直接的对话,而更多是一级一级的请示,塑造出一种学生会等级森严的形象。

三、“官本位”在校园中的模仿和传播。学生会受校团委的直接领导,团委对于学生会的管理模式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会本身。

当团委老师用政治任务的口气下达命令某项任务,学生会主席便会以类似的方式分摊到每个部门,长此以往逐渐形成学生群体对于权力无意识的模仿和向往,例如有的学生会招新面试铺排气场、刁钻刻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对新生的示威和碾压感。这种不良的社团氛围本是过度官僚的结果,但又变成官僚化加深的持续推动力,甚至变成官僚制度内部的一种机能和配合物。

除了学生会之外,不少学生社团甚至校园内部的非正式组织都存在着权力滥用的问题。中飞院的“学姐”作为新生的代班班长,只是拥有一部分学院让渡的管理新生的权力,就能慢慢演变成了一代代老生欺压新生的恶习。

这背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低年级学生的“角色模仿”心理正是幕后的推手之一。很多刚脱离苦闷高中生涯的学生,上大学后会在与别人的人际互动中会重新养成一套与过往截然不同的行为处事准则。他们往往会选择模仿被他们视之为榜样的前辈们。

譬如,在聚餐等各类活动中,前辈们把一些渗入了社会陋习等所谓的“组织传统”传授给新人们,而新人们他们往往很少会去判断这些传统和处事是否正确,而盲目地把一些恶臭的行为和处事模仿个透,然后代代传递,还美其名曰“优良传统”。

中飞院“学姐”管理新生不当事件被曝光后,有人如此评论“洗地”:大家都是这样熬过来,凭什么就你受不了?就像俗话说的媳妇熬成婆,一届一届周而复始,恶行不断循环。每一届的学生都曾是权力滥用下的“受害者”。

面对欺压,当时的他们无力去反抗权威,而且当他们想到,虽然自己目前在遭受欺压,但终有一天能够成为欺压别人的人,于是不少人在衡量了反抗与忍受两者不同的性价比后,还是毅然做起了这些“陋习”、“恶行”的规则维护者。

赞一下
(19)
57.6%
赞一下
(14)
42.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