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规则的认同为西方的“外部多元主义”(公开的反对派或者反对党)提供了文化条件,那么“权衡”文化的存在也促成了中国“内部多元主义”的客观存在,通过“权衡”来协调内部不同的利益。当然,也有不少皇帝依靠权臣或者太监搞政治,结果导致其他大臣的反弹,不过,结果都不会很好。
一项统计表明,因为权臣之间的斗争而死亡的皇帝竟达27%,是皇帝死亡中第二重要的因素,而第一重要的因素便是“天命”,即自然死亡,为54%。实际上,衡量一个皇帝是否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其能否作为平衡者出现。自身也“结党营私”的皇帝都被视为是坏皇帝。
第三,“权衡”影响权力与人民或者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西方都有民本文化,但性质截然不同。在西方,民是政治主体,至少在理论上如此。即使所谓的民主绝非是人民自己成为统治者,但政治参与则是人民的权利,即人民参与统治自己的政治过程(福柯语)。中国文化也提倡“以民为本”,但民是政治客体,即被统治的对象,数千年没有任何话语指向人民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最激进的孟子把“革命权”给了老百姓,但“革命”很难说是政治参与,其代价极高。即使是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孙中山先生,对“政治”的界定也没有超越古人,即政治就是管理老百姓。不过,中国的确发展出了如何通过“权衡”来治理老百姓的方法,如“牧民”“养民”“教化”等等。
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政治观念包括民主、自由、公平等已经是人们日常观念的内在部分,民众因此对政治有更多的要求,包括政治参与。再者,随着经济的转型,实际社会利益也日趋分化。
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的含义及其表达方式必须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需要。“民”被简单地视为统治对象的时代已经过去,“政治”的基础必须得到转换。但同时传统政治中的诸多结构性因素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得到转型和演化,因此,“权衡”文化仍然延续着。即使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说明了,一旦政治内部各种要素失去平衡,政治就会失衡,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 东亚研究所所长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