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互联网时代的人类异化

时间:2018-02-13 23: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互联网产生以来,已经导致了那些深度卷入互联网的社会产生全方位变化。互联网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对现存事物的冲击,而且很多事物需要被重新定义。“假新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传统上,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是因为人们对事物具有“共识”,即共同的认知,而“共识”则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例如,只要人们对这个“苹果”具有“苹果”这个经验共识,他们就不会把“苹果”视为“桔子”。但“假新闻”则有效改变了这个事实,它提供了“另一类事实”,即接受“假新闻”的人们会把“苹果”理解成为“桔子”。

就是说,“假新闻”并不假,只要读者以为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因此,“假新闻”也会发生实际的作用,从而改变现实。传统上说,“思想”就是力量。在互联网时代,“思想”可以是假的。

互联网可以使得任何事物和人发生“异化”,把原来的东西异化成另外一种东西。促成事物和人的异化的力量,历史上一直也是存在着的。例如,马克思就认为资本主义导致人的异化。此外,各种宗教和技术也经常导致人的异化。但从来没有一种东西,能够像今天的互联网那样促成事物和人的剧烈异化。道理很简单,因为互联网是最适合人的本性的一种技术。

这里可以借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即英文的self-righteousness(中文大致可译为“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来描述这种异化过程。这里,“自以为是”是一种自我道德优越感,相信自己的信念、行为和所属,优于社会上的大部分人。具有这种感觉的人往往不能容忍其他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宗教上的“异教徒”概念便是这样一个极端。社会心理学者认为,这个社会心理的存在表明人类的不完美性。

人类从来不存在不犯错误的时候,一旦人类获得自己展示机会的时候,人类都会这么做。这类似精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类的“自我防卫”机制心理。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社会心理可能起始于原始社会实践,因为生存的需要,各原始部落需要用这种心理强化内部的认同。之后发展起来的宗教也是如此。近代以来所产生的各种政治意识形态,也可被视为这种社会心理的产物。

赞一下
(2)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