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慧良:台湾看中共二十大的迷思

时间:2022-10-29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登台札记

中共二十大新的领导班子名单公布,不仅“四上四下”,曾在上海执行严格封控的原市委书记李强,和强势处理“低端人口”的北京原市委书记蔡奇进入政治局常委,外界看好的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未入选中央委员,跌破很多人眼镜,包括台湾国安单位预测也失准。

台湾国家安全局长陈明通10月20日在立法院备询时表示,过去中共是路线决定人选,但受限“七上八下”(67岁续任、68岁退任)的规则,必须有所妥协;如果“七上八下”规则被打破了,就可能回到毛泽东路线,而非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万一换四位常委,就“完全就是习的毛式兵法”。

当时在野国民党立委陈以信询问可能的常委名单,陈明通私下告知。陈以信后来在面簿公布陈明通“一半答对,一半答错”,强调这考验国安单位的情报搜集和情势判断能力。

国安会前秘书长苏起星期四在台北论坛讲座上感慨,即使中国大陆资讯封闭,台湾曾经有一段最能掌握大陆资讯的辉煌时期。在马英九政府任内,很多外国机构和学者都取道台北来了解中国大陆。但近年因为疫情和政治原因,两岸沟通管道中断,政府和民间鲜少交流,全世界对这次中共二十大都在瞎子摸象。

应邀到台北论坛解读中共二十大的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呼应说,台湾过去最大的价值就是世界上最理解中国大陆,最知道共产党。例如他的老师原来是共产党员,后来转到国民党,曾与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等同榻而眠,中共领导人随便讲一句话,老师就心领神会。但他得去大陆观察和交换意见才能理解对方的立场,这三年来因疫情未赴大陆,缺乏感性经验,自己也落入解读中共文本窠臼中,犯了“趋势性错误,对领导信任与五湖四海因素配置错误,对习(近平)的强势认知严重不足”。

从“匪情”时代便开始研究中共的杨开煌认为,中共领导人中国官方常提到党内干部问题在于斗争性不够强,中共过去领导人很少用这样词语,习多次讲并鼓励干部要敢于斗争且善于斗争,若非在大陆那个情境下,一般人可能无法体会其用意。他研判胡春华因为斗争性不强,难以因应未来变局而出局。外交部长王毅知美懂台,颇具斗争性,得以在69岁进入政治局。

中共常用的“斗争”一词源于英语的struggle,意指奋斗、努力与争斗;但在台湾长期反共教育中,“斗争”被理解为无情批斗的负面名词,忽略其有正面作战之意。

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在二十大闭幕会上被搀扶离席,引发外媒揣测,台湾也高度关注与讨论。大陆方面宣称胡是因身体不适而离开,但台湾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受访表示,胡象征性地被架离,这有可能是刻意安排,要展现中国官方的权威感。

这个解读与两岸专家看法相去甚远。研究两岸数十年之久的亚太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说,凡事不要都从政治因素考量,从胡锦涛走进会场的蹒跚和后来被搀扶离席的动作反应研判,胡应该是生病了。

杨开煌分析胡锦涛从年轻时就在最穷苦的西藏工作,但因其无法适应高原气候,办公室一直在成都,显然身体不是很好;在总书记10年任内,江泽民仍掌权军委两年,后来郭伯雄和徐才厚又把他架空,官僚腐败成风,江下台时还把七个常委变成九个,令胡心力交瘁。他推测胡可能有点帕金森症或阿兹海默症。胡锦涛后来裸退,习对他是充满感激与尊重的。

两岸的语言文化固然相同,但因曾相隔数十年,各自走了不同道路;加上政治宣传和意识型态不同,台湾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陆并不尽然了解,对中共领导班子的产生过程更不熟悉,难免多所揣测,产生误解。

当前的台海危机主要是美国要利用“台湾牌”遏止大陆崛起所致,中国官方集大权于一身,二十大人事安排是为了与美国展开斗争,并要强化国家安全,借由科技创新提振经济。

中国官方在二十大强调,反对台独和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不放弃使用武力。大陆不放弃对台动武,台湾才不会宣布法理台独,迫使大陆对台动武,两岸才有和平统一可能性,这是“和统”与“武统”的辩证关系。台湾应认清自己的处境,努力争取和平谈判,避免变成第二个乌克兰。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