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香港文体新地标会否沦为大白象工程?

时间:2025-02-25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香港在冠病疫情后致力打造“盛事之都”,去年至今已经举行一连串的国际大型活动,成绩毁誉参半。作为香港文体新地标的启德体育园,下月启动后能否承担发展盛事之都的使命,也成为近来社会热议的话题。

港府早前宣布启德体育园3月1日举行开幕礼,届时有盛大的庆祝活动。官方2月21日上午10时公开开售8000多张门票,在短短半小时内便告售罄,并在网上引起一股炒卖潮,可见港人对启德体育园期待极高。

可惜港府过后宣布当天的开幕仪式不会安排直播,市民只能在当晚稍后时间观看四家电视台转播的剪辑精彩片段。这样的安排使不少港人大失失望,但也从侧面反映启德体育园对香港社会意义重大,官方不敢有任何差错。

启德体育园位于九龙前启德机场北停机坪西部,占地28公顷。港府之所以在这个市区旺地兴建启德体育园,源于香港两大举办演唱会的场馆——红磡香港体育馆和亚洲国际博览馆,分别只可容纳1万2500名及1万4000名观众,远比邻近城市的场馆少,许多歌手因此转往台湾、新加坡等地开唱。官方希通这座多用途体育场馆落成后,可以提供全新的表演场地,以及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支持香港文娱和体育发展。

然而,启德体育园耗资319亿港元(55亿新元)港元建设,过去十多年在社会引起不少争议。2017年,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就多次加开会议,审议启德体育园拨款。期间,民主派批评体育园项目是香港历史上最大型的体育基建项目,要求官方收回,最终在建制派护航下通过拨款。

启德体育园于2019年开始动工,原本计划在2023年竣工,后来因为建材短缺而延期,到了去年底终于落成,并定于今年3月1日正式启用。启德体育园对外开放后,无疑给香港同时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风险。

就机遇而言,港府在疫情后为了加快复苏步伐,致力推动盛事经济,积极举行大型体育盛事和节日庆典,期望吸引更多旅客访港。启德体育园的落成,将有望成为香港加强盛事落地的一大突破口。

资料显示,目前启德体育园已安排英国摇滚乐队Coldplay 作为“头炮”,于4月连开三场巡迴演唱会,日前公开售票三场门票,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已售罄。至于拥有近50年历史的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今年也将首次移师至启德主场馆。再加上由粤港澳三地合办的中国国家体育盛事第15届全运会,将于11月开锣,启德体育园将作为香港赛区的主场馆。这些消息皆揭示启德体育园的效益正在逐渐发挥。

因此,不少港人都期盼着启德体育园可以带动香港经济全面复苏。毕竟,市民和游客到体育园出席一场活动,由门票到购买商品、饮食、交通费用等,均纳入支出计算。启德体育园若能将园区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将有助带动香港体育、娱乐、演出、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更可吸引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来香港观赏盛事,藉此推广香港故事。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香港邻近周边地区及城市近年也纷纷兴建场馆,例如与香港只有一海之隔的澳门,去年便建了一个可容纳五万名观众的户外表演区,希望藉着举办盛事带动旅游业和经济。换言之,启德体育园未来的竞争对手,可以说是来自四方八面,要突围而出殊不容易。

更甚的是,中国大陆旅客的消费模式在疫后出现大转变,加上中国经济形势低迷,皆对香港旅游业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即使是对香港本地人而言,香港的吸引力也在下降。自2023年疫后陆港两地重新通关以来,大批港人在周末涌向深圳和珠海等邻近的大陆城市出游已成常态。

香港启德体育园面积广阔,除了设有可容纳五万人的主场馆,还有可容纳一万个座席的室内体育馆、可容纳5000名观众的公众运动场,以及一大片休憩用地。启德体育园的兴建开支不菲,若场馆设施在日后使用量不多,随时会成为成本高昂但效益不足的“大白象工程”。

事实上,近年香港多个斥巨资建设的项目皆出现这个问题,最后要靠港府“包底”续命。譬如,距离体育园不远的启德邮轮码头,耗资82亿港元兴建,可是规划疏失,公共交通配套安排欠妥当,启用多年迄今人流稀疏,有“死场”之称。

又如西九文化区,多年来也深陷财困,亏损连年。西九管理局早前已预料,216亿港元的营运公帑拨款很快就会用尽,主动推出卖地“救亡”方案解困,声称不愿再向港府拿钱。

前车可鉴,港府有必要仔细研究,做好启德体育园的营运管理工作,并与体育、文化和娱乐业界充分合作,举办具吸引力、叫好叫座的盛事,吸引更多本地市民以至海外旅客前往观赏,让香港成为“盛事之都”。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