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放松房价限制并注入扶持资金后,中国国资开发商重新以高价购买土地。受访学者认为,这是房地产市场有望回稳的积极信号,但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与“强二线”城市,代表性较有限。
彭博社星期一(2月24日)报道,通过对中国指数研究院追踪10亿元(人民币,下同,1.84亿新元)及以上交易的分析显示,今年来以高于要价20%以上价格售出的地块,占整体交易37%,较过去两年显著增长。这类交易去年全年占比为14%,2023年只有4.6%。
今年的10宗交易中有七宗涉及中国国资开发商,包括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保利发展,以及中央企业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绿城中国。
报道称,尽管消费者信心疲弱,房地产销量和价格仍在下滑,但国资地产开发商对买地重新产生兴趣,表明他们押注房地产市场最终会反弹。
中国房地产衰退前,地方政府通过对土地销售附加条件来遏制房价上涨。但随着土地销售减少,地方财政压力加剧,各地又陆续通过放宽新房利润限制、取消房屋指导价格等措施鼓励开发商购地。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谢阳春告诉彭博社,虽然土地市场尚未完全好转,但因为去年结束了对房价的严格限制,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对土地的激烈竞标。
中共政治局去年9月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中国政府通过降低房贷利率和放松购房限制来刺激需求,并通过建立白名单为房地产融资提供支持,以挽救受房地产衰退拖累的经济。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与杭州等“强二线”城市开年以来楼市行情见好,再加上这些地块性价比较高,因此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乐观,“(这里的房子)不愁卖”。
上海界面新闻报道称,在春节后第二个星期,上海二手房的带看量已基本恢复到春节前水平,相当于去年第四季度的高位水平,成交量也达到春节前水平,二手房成交价格整体持平,新房市场也开始复苏。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月新房价格下跌趋势连续第五个月放缓,表明房地产市场正在止跌回稳。
但据彭博社报道,超过10亿元的土地交易数量仍低于房地产衰退前的水平。中国房地产信息公司称,这些地块大多数都很小。同时,万科和碧桂园等龙头房企仍深陷财务困境,面临流动性压力。
广州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受访时指出,国资开发商积极拿地,也有提振市场信心等非商业考虑。
黄韬认为,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出现楼市“小阳春”,但其余大多数城市还未见迹象。如果中国各地楼市3月份普遍出现“小阳春”,那房地产今年回稳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