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香港的“靖海侯”现象

时间:2023-07-20 00: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下午察:香港的“靖海侯”现象

中国知名博客“靖海侯”7月9日在其微信公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香港》,受到香港政界、评论界高度关注,更在许多人的社媒群组中广泛流传,一直到本周,还有香港资深媒体人、学者在报上撰文评论该文。

《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香港》一开始就指出,在《香港国安法》实施满三周年之际,香港再度有一种声音涌现:要保持香港的独特性。

而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靖海侯”认为,除了“不必要的联想使然”,也是因为香港三年来通过实施国安法和“爱国者治港”原则进行“拨乱反正”时,执行者作出不应该的言行。

文章举的例子包括:少数人(包括官员和议员)不问事情性质与轻重,动不动就拿国安法出来做事,存在香港国安法被“泛化利用”的问题;少数人习惯性为相关政策加码,无脑向社会转移压力,以低级红和高级黑的方式生硬机械落实政府决定,于是图书馆的鲁迅作品被下架,完全与政治不相干的电影不再播;少数人对理性的批评开始难以容忍,扣帽子的现象不时出现……

“靖海侯”把这类言行总结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宁左勿右,不管后果”。

对于香港的独特性,文章归纳了四项衡量标准:个人自由上是否有保证、可延续;对外开放上是否不收缩、更彻底;政治表达上是否有渠道、够畅通;文化构成上是否不坍塌、更多元。

文章如此作结:“‘保持香港独特性’,就是能让在这里的人热爱她,一度走了的人愿意回来,没有来过的人向往奔赴……就是珍重她,在厘清大是大非后不折腾。”

建制派大鸣大放

“靖海侯”此文一出,在香港政界、评论界可说有如平地一声雷,建制派人士纷纷发声回应,其中不乏重量级人物。

例如,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刚就发文指香港不应刻意“求异”去彰显“两制”,但也不能过分“求同”来宣扬“一国”。

港府与北京驻港高官7月1日出席在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的香港回归26周年庆典升旗仪式。(法新社)

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行会成员汤家骅分别提及今年5月教育局官员指鲁迅著作“鼓励学生上街”而要求学校图书馆下架、公共图书馆把不涉违国安法的书籍也一并下架的事件,批评港府分不清文学和煽动性文字、令市民出现不必要的担心,让外国投资者对香港产生不良观感。

两名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江玉欢、谢伟俊,前者质疑港府是否有必要每时每刻都提及国安法,后者则批评港府引述国安法时较常用威吓性的语气,无助于缓解社会气氛。

《星岛日报》还引述了不具名的政界人士指出,北京对冠病疫情一度奉行的清零政策,曾被香港个别政界人士视作“圣旨”,甚至有议员声言提倡“与冠病共存”违反国安法。有议员则不点名批评,政府新闻稿、个别官员发言中,“居心叵测”等着色词大增,认为这类带“诛心论”的言辞,应尽量少用。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尽管上述建制派人士罕见地对三年来“国安法治港”部分矫枉过正的现象大鸣大放,他们发言或发文时其实小心翼翼,批评港府、港官之余,也不忘炮轰美国“推动‘去两制化’”“同样出现泛国安化情况(以致中国更重视国安)”,还有表示香港“现在是过渡期,故表现过度紧张”等,为港府、港官缓颊。

谁是“靖海侯”?

“靖海侯”是一个长期关注香港社会话题的微信公众号,据说作者是中国央媒驻港记者,但真正的身份至今成谜。

该公号在微信上的阅读量其实不算多,通常只有几千人次,就像《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香港》这篇,截至星期三(7月19日),阅读量8000人次,点赞量只有百余个,不属于阅读量动辄10万+的大V。

不过,“靖海侯”在与香港中联办关系密切的《大公报》《文汇报》、“思考香港”等官媒、建制派媒体平台上辟有专栏,他的微信公号文章更屡获它们转载。以去年12月18日发表的《12月19日,香港新的一天》为例,全文3000多字,《大公报》就用了半版的篇幅来转载。

“靖海侯”自称以“持平”角色评论中国大陆、香港时政,今年2月11日发表的《别为了那点流量抹黑香港了》,就是针对当时大陆网红动不动就在“小红书”批评香港人不讲普通话、歧视大陆游客的现象,指出大陆人在香港遭遇不礼貌对待的问题,未必是因为说普通话,即便是在2019年反修例风波发生前,当年的“全球微笑指数”显示,在29个国家和地区中,香港以56分排名倒数第四,远低于全球平均得分80分。也就是说,香港部分服务人员的不友善并不一定是针对大陆游客,也并不存在于所有人群中。

“靖海侯”文章更引起香港舆论关注的,还是他近年不时批评港府政策和议员表现,例如他2021年1月写的《旗帜鲜明反对在内地建“香港城”》,就直接炮轰香港建制派的议政能力。这次写《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香港》,主调仍是在充分肯定北京的路线之余,却严厉批评建制派执行走样。

有人幕后发功?

对于“靖海侯”文章在香港建制派当中引起的反响,有的评论认为是“有人幕后发功”,意味着文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央的官方立场。但这个说法并不能获得认证。

也有学者认为,文章只是大陆政治精英阶层中部分人的观点,代表了大陆鸽派与理性派对目前“宁左勿右”治港方针急煞车的呼唤,不排除与近年香港人口和人才大量流失、国际声誉下跌、经济面对种种挑战、陆港两地政商界人士利益受影响有关。

香港资深媒体人陈景祥星期三(7月19日)在《明报》撰文《靖海侯现象》则指出,“靖海侯”文章在建制阵营引起的反响,更多的是反映了香港当前的政治生态和氛围:泛民、反对派都销声匿迹了,爱国阵营的政治、社会精英对治港政策心有疑虑,却不敢宣之于口,觉得“靖海侯”文章应该是有“特殊背景”,为他们说出了心底话,因此在朋友圈广传文章,希望该文为他们代言。

但他悲观地预测,港府、港官的“宁左勿右”态度会持续,很难矫正,因为“右”是路线错误,“左”只是执行问题,路线不能错,政治后果会很严重。这种源自中国大陆的政治文化,现在已经“融入”香港,其中就包括了观察爱国媒体和“靖海侯”这种似乎有背景人士的言论风向。

陈景祥的文章下面,还有一段《明报》加注的声明:“本网发表的时事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这可能也是香港“靖海侯”现象的一体两面吧。

赞一下
(4)
80%
赞一下
(1)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