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开展“服务保障外企”工作,上门走访外资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诉求。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星期四(2月20日)早上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说,星期三(19日)公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在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
凌激说,中国商务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保障外企”工作,上门走访外资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如果现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地方逐级上报协调,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合理诉求。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也在发布会上说,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外商投资中国百问百答》,希望能帮助境外投资者更好了解中国外商投资环境,更好服务外资企业投资落地、生产经营和外籍人员在中国的工作生活。
他说,将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外资企业,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星期三公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承诺取消制造业所有市场准入限制,确保国内和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享有同等待遇,并改善外资企业的信贷获取条件。
这是中国政府自冠病疫情以来为扭转外资下滑趋势所采取的最新举措。由于在华投资的信心低迷,外资企业正缩减在华新增投资。去年,外国企业净流入中国的资金仅为45亿美元(60亿新元),为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也显示,1月份流入中国的外国投资规模同比下降13.4%,是2021年以来的最弱开局。
不过,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说,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根据中国市场情况、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各国的比较优势调整投资布局是非常普遍的,也属于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她说,尽管跨国公司有进有出,但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总体数量还在增加。多数在华外企仍实现盈利,并且长期看好中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