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公布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85万亿新元)化债计划后,河南省本周率先发债,标志着地方政府启动新一轮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分配发债额度时,将优先考虑经济体量较大,或是债务负担较重的地区。
根据河南省星期二(11月12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该省计划于星期五(15日)发行10年期再融资专项债券318.17亿元,募资资金用途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预算之外,直接或间接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令地方政府得以将隐性债务置换为显性债务,从而缓释债务风险。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周批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在2024年至2026年每年发行2万亿元。此外,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上述措施共计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上星期五(8日)披露,2023年末,中国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上述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须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
彭博社引述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指出,从地方执行层面看,2万亿元在今年剩下的一个半月时间中能否发完,还有待观察。
不过,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虽然今年剩余时间不多,但发债耗时的主要是行政手续;加上化债是当前关注焦点,相信各地行政效率都会有所提高,年内消化2万亿不算困难。
“但由于政府化债牵扯主体众多,申请到发债额,不代表这笔钱能在年内转移到交易终端(例如被地方拖欠款项的企业)。因此,年底前各地发债,更多起到提升预期的作用,对经济实际提振效果有限。”
长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赵增辉和韩轶超在研报中指出,从过往发行节奏看,地方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的高峰期为四季度和一季度;分配额度时可能优先用于支持地方债务负担较重、期限较短、债务成本较高的地区,或是支持一些产业基础较好,但历史上债务率较高的地区。因此,首批特殊再融资债预计分配给贵州、天津和云南等地较多。
和上述三地不同,河南并不属于中央政府要求严控债务风险的12个重点省市。河南本周披露的发债文件显示,中国财政部核定河南2023年政府债务限额1.8万亿元。截至2023年底,全省政府债务余额合计1.79万亿元。
沈萌认为,中央政府分配发债额度时可能兼顾经济体量较大、以及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因而隐性债务压力更大)这两个条件。河南经济总量是全国第五,国有经济成分占比突出,所以优先申请到发债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