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伟中:地震不断与两岸旅游重启

时间:2024-04-27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今年的台湾四月天,地震反常的多。

花莲4月3日发生里氏规模7.2的全台有感大地震后,据台湾中央气象署统计,在截至星期五(4月26日)晚上9时的24天里,已经发生1342起余震,包括334起里氏规模4以上的显著有感地震,平均每天14次有感地震。

一般在强震后,余震都会逐渐减弱、频率减少。但大地震20天后忽然一天内200多起余震,包括星期二(4月23日)凌晨2时许的六分钟内,先后发生里氏规模6.3和6的强震。

那一夜,几乎全台湾的人在睡梦中被摇醒。我在台北也被摇醒,迅速网搜灾情,发现无人伤亡、灾情大致可控后,就再歇一阵。

后来发现,许多台湾朋友其实都没有受到惊吓,大家在频密余震中,表现得相对淡定和从容。

我事后思考,为何大多数台湾人都能如此处变不惊?从我个人体验,或许可以得出一点线索。

4月3日大地震那一晚,我走访塌楼灾区后,到100米外的旅馆留宿。当晚余震极为频密,我一度担心墙壁塌下来,隔天清早就出门,避免受困户内无法脱身。

但很快地,我也变得跟花莲人一样淡定。因我发现,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后,台湾过后建造的房子都加强防震措施,也加强了老房子的梁柱结构和提供抗震支撑的剪力墙。

因此,相对于25年前里氏规模7.3的九二一大地震导致2415人罹难、5万多栋房屋全倒、5万多栋房屋半倒,花莲大地震和余震的损害相对轻微,至今导致17人死亡、两人失联、四栋大楼倾倒,累计12栋建筑须拆除。

地震罹难者中,只有32岁女教师一人是因塌楼丧命。她原已成功逃生,却因救爱猫而回家,不幸遇到余震,受困身亡。

除了建筑物加强防震,台湾民间也展现出强大韧性,合力协助灾区重建、帮忙安置灾民,相信也是让民众安心和从容应对的关键要素。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连接北方宜兰海线的苏花公路下清水桥,在大地震当天遭落石击毁,25公尺长、20公尺深的桥面掉落谷底,导致双向交通中断。

结果民间热心人士放下工作,提供挖土机和工具机,和公路局合力,摸黑深入灾区,抢修旁边的一座旧桥,改建加固成临时钢轨桥,三天后就让小型车通行,至少可以运送民生物资,让救灾人员更快抵达灾区。

面对地震天灾,花莲人固然没有惊慌失措,但作为以农业和观光为主的县市,灾后观光业陷入大萧条、蔬果运输极为困难,短期内很难疏解。

据报道,在地震后,花莲的旅馆和民宿几乎没生意,甚至被退房到10月,整个暑假的生意都没指望。每到周末就人山人海的东大门夜市,450个摊位空空荡荡;货卖不出去,旅客也没进来。

此外,农民赖以为生的蔬果产品,也因为公路管制,大型车无法每天运货到北部,大批蔬果被迫销毁丢弃。

虽然台湾交通部推出“花东观光振兴方案”,针对到花莲和台东的旅客,提供住宿、旅费和消费的补助,但光靠台湾内部的旅客,估计远不足以让东部旅游业恢复生机。

在此背景下,在野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花莲县立委傅崐萁星期五(4月26日)率团访问中国大陆三天。他临行前受访时表示,希望这次赴陆能让台湾农渔产品能销往大陆,更欢迎大陆旅行团、自由行旅客能再次走进台湾。

台湾交通部观光署2月7日宣布,6月后暂停组团赴大陆旅游,执政党选前承诺的3月1日起解除“禁团令”,在1月13日大选后不到一个月就宣告跳票。针对选后急转弯的赴陆禁团令,官方的理由包括大陆还没开放陆客旅行团赴台。

问题是,在野党立委到大陆访问,对两岸旅游重启能起关键作用吗?

中国官方在4月10日公开表示,“乐见大陆民众多去祖国宝岛看一看”,显示两岸观光有可能很快松绑。但他同时抛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说法,却被台湾陆委会在隔天以“这是一种融合历史、文化与政治的陷阱”迅速回绝。

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4月24日在民进党中执会上首次呼吁,“两岸执政党负责任地展开良性对话”,被视为以党主席身份向北京递出橄榄枝。他星期四进一步强调,若北京只跟在野政党进行设定前提的交流,不会得到人民信赖与支持、对两岸和平发展不会带来正面影响。

两岸领导人对开放交流似乎都已放软姿态,但两岸在政治上的歧见仍然无解,问题是,谁愿意先踏出第一步,为观光业松绑?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