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中国与世界战战兢兢重返彼此

时间:2023-02-03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北看记

驻北京的同事们周四中午到商场找地方小聚,边走边在微信中留言感叹,多家餐馆外都有几组人在排队,“消费回来了啊?”

中国的消费回来了吗?这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这些日子来,央视新闻联播天天轮着宣传各省怎么铆足全力拼经济,多家中国媒体则围绕“春节烟火气”做话题,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国际上,观察人士与商人更是紧盯中国的消费市场表现,大家都想从中得到两个答案:一、中国“快速过峰”的防疫政策成功了吗,人们都出门活动了吗?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多快重整旗鼓,再回到疫情前对所有人都充满机遇的样子?

从目前看来,情况可以审慎乐观。反映工厂景气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1月份出现四个月以来首次扩张。这个春节期间,一些服务型消费领域呈现亮点,虽然还不算强劲。

中国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88.6%,旅游收入则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反映出人们心理上已接近于摆脱染疫的阴影,但人均消费还跟不上。在局部消费领域,网络电商销量与电影票房报喜,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数据,全国消费行业销售收入与2019年春节假期相比年均增长12.4%。

有分析师因此将中国疫后首个春节的消费市场形容为“温而不暖”,称不上报复性反弹,在修补失血的过程中。

不过,这个庞大经济体的苏醒,谁都不敢忽视。国际货币基金(IMF)1月底上调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10月份的2.7%上修到2.9%,其中一大理由就是中国的重新开放将为“比预期中更快的(全球)复苏铺路”。IMF对中国今年增长的预测,也从10月份的4.4%大幅上调到5.2%,中国有望再次成为世界增长的火车头、稳定器。

春节期间与商界友人聚会,一个经常浮现的问题是:几时再到中国去啊?那些在中国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外商深知,不论西方媒体如何半信半疑,中国这一波疫情高峰已然过去。现在的问题是,经过疫下三年的疏远,外商曾经熟悉的“故土”已十分陌生,大家要找回此前拓展中国业务的动力,还有点彷徨,需要点勇气。

回想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不少商人为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将产业链部分转移到中国以外,包括东南亚、印度、非洲等。2020年以来中国严苛的防疫措施,再加上政治对企业干涉或不友善的传闻与实际措施,更是让国际企业对中国却步。但是,大家也深知其他市场的规模、深度、成长性方面仍远不如中国,风险依然需要分散,但一旦中国开放,大家还是想在这里争占一席之地。

中国又何尝离得开外商?12月中以来,多个省市政府与外贸企业合作包机出海招商引资,主要目的地国包括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等。据中国媒体报道,有江浙一带外贸企业代表在飞机上满腹心事:“三年没回来了,老朋友们那里还有我们的位置吗?”结果,当面谈以后,又适逢欧洲本身遭受能源危机等挑战,她的老客户终于下了大订单。另一家出口企业老板感慨:这回在疫后出海不是抢单,而是重返世界。

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只是再次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庞大的市场体量和经济增长潜能才是中国最大、最具普世性的魅力和软实力所在。

中国也深知自身市场力量巨大,所以它会以放宽或取消市场准入与否来“奖励”或“惩罚”一些在外交上对中国友好或不友好的国家。然而,中国有时会低估其中所涉的代价,因为市场工具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对方对中国的市场没了指望,就没有了羁绊。中韩关系近年的交恶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在萨德事件后,韩企纷纷撤出中国、韩国娱乐明星进不了中国市场,结果是学汉语的韩国人愈来愈少,当地的汉语教学中心纷纷倒闭,大学开不了中文班,这又加剧了彼此的隔膜与恶感。

眼下的美国政府十分明白中国的优势和弱点,祭出科技断供、脱钩的凌厉攻势,既是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同时釜底抽薪地减低世界与中国的相互需要。这些措施已达到相当成效,前述提到一些跨国企业将产业链部分移出中国,就是为了避免陷入中美地缘政治角力的夹缝中,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更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而今中国积极重返世界,地缘政治已成为它卸不掉的新包袱。虽然,同样出于地缘政治考虑,也有一些价值理念与西方不同的国家选择强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东地区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当中国与世界再次接近彼此,新的地缘政治风险、环境变得陌生,中国复苏速度的不确定,都是大家需要适应的情况,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过去三年的经历是特殊的一课,主题是中国与世界离不开彼此,如今即使战战兢兢也要再次靠近。

赞一下
(10)
90.9%
赞一下
(1)
9.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