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强调,个别房企境外债违约,不影响中资境外债市场的整体功能。
据澎湃新闻报道,有媒体1月18日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问:2021年,在全球经济明显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持续升温、美国国债基准收益率震荡上行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可否介绍一下2021年中资企业境外发债有关情况?
对此,金贤东介绍,共有335家中资企业2021年在境外发行中长期债券592笔,金额合计1958.5亿美元(2639.64亿新元)。总体看,中资境外债发行主体日趋多元,优质企业发行规模占比提升,综合融资成本显著下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更加明显。
他介绍,一是优质企业发行规模占比提升,多家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探索境外融资渠道。2021年,投资级债券发行量占总发行规模的63.3%,较上一年提高4.5个百分点。多家细分行业领域领军企业首次赴境外市场发行债券,获得境外投资者踊跃认购,进一步丰富了中资企业发行主体构成。
二是融资成本显著下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显著。在2021年三季度美元基准利率震荡上行的背景下,中资企业仍能把握良好的发行窗口,降低融资成本。据公开市场统计,2021年中资企业境外中长期债券加权平均成本为3.76%,较上年下降67个基点,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绿色类债券大幅增长,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作用更加突出。据公开市场统计,2021年中资企业境外发行中长期绿色债券58笔,发行金额214.7亿美元,较上一年大幅增长162.8%。可持续发展债券12笔,金额59.1亿美元,是上一年的12倍。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和转型债券也在不断涌现。同时,发行主体更加多元,全面覆盖了金融机构、央企、地方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等板块。
金贤东强调,去年个别高杠杆房地产企业因自身经营问题发生境外债违约事件,导致中资境外债市场房地产板块出现短暂恐慌情绪,这属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不会影响中资境外债市场的整体功能。长期看,中资境外债市场将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金贤东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鼓励和支持优质企业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合理利用中长期外债,积极引导企业优化外债利率和期限结构,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外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