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林:正视脸书幽灵账户问题

时间:2024-04-01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我们无法对其影响力视若无睹,但往往正是由于这些社交媒体的开放性质,使得诈骗团伙有机可趁,能以普通账户的身份堂而皇之地与其他账户结友,导致一些社媒沦为诈骗团伙伺机而动的温床。

脸书和微信是两大社交媒体,它们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微信的隐蔽性与封闭性高于脸书。

微信朋友通常是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或至少是经过朋友介绍而认识的新朋友;在完全不认识的情况下,因擅闯人家微信发出加友要求并最终成为朋友的例子极少。大多数微信使用者对擅闯自己账户发出加友要求的陌生人,都会存有一定警戒心。

反观脸书,由于高度开放性,任何人都可发出加友要求——无须扫描二维码或输入账户号码。脸书朋友来源主要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现实中的亲友。第二类是之前已知道对方存在的人。第三类是完全不认识的人士,只是通过脸书自动推荐系统而互相加友。

前两种脸友来源都没问题,问题出在第三种加友方式,让许多别有居心的幽灵账户有机可趁。幽灵账户指的是非实名存在的用户,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以一部分脸友为屏障,以另一些脸友为目标,行诈骗钱。

坦白说,这些幽灵账户的可辨识度极高,无论从脸书名称、人头像、所在城市、曾就读学校、目前工作机构、上载的贴文内容和照片,都是虚假的、伪造的,或都是转发内容。套一句古董行业的术语,就是“一眼假”。

但由于脸书自身的开放性质,一些使用者对于向自己发出加友要求的陌生名字,警戒心不会像微信使用者那么高。这种放松程度会随着对方与自己共同朋友的数目之高低而有所不同;共同朋友越多,警戒心越低。

有些脸书使用者认为,只要保持高度警惕,即使对方真有所图谋,也不会上当。即使真是幽灵账户,以自己作为屏障,借助自己的“共同朋友”身份去诈骗其他脸书朋友,那也是基于后者易上当与贪婪的心理素质,与自己无关。这种心理导致有些人对陌生人发出的加友要求掉以轻心,轻轻松松就同意了。

问题是,幽灵账户要的就是这些“掉以轻心”的脸书使用者。因为只有当他们实名存在的脸书朋友越多,他们才更像“普通脸书”用户,也才更有底气、更有共同话题去搭讪你的其他脸书朋友。

举个实例。三年前,我曾告诉一个新加坡好友,他的脸书朋友中有一个幽灵账户。该朋友说,那位小姐在香港经营汉服茶室,偶尔会通过脸书信息平台聊天。通过多次聊天经验,这位朋友坚信对方并非我所认定的幽灵账户。

为了验证我所言非虚,在征得朋友同意后,我把幽灵账户所经营的汉服茶室地址发给一位住在香港的脸友,请他帮忙查证地址是否属实。那位香港朋友和我这位新加坡朋友也彼此认识,他查出汉服茶室地址并不存在。即使在证据确凿下,这位新加坡朋友仍坚信那位香港女性不可能是幽灵账户,没有把她删除的意愿。

殊不知,正是这种心理,使得越来越多幽灵账户有空子可钻。特别是借助社会名人的共同朋友身份,他们在发出加友要求给其他人时,越发得心应手,加友后作案得手的概率也相应提高。

希望本着同仇敌忾抗击诈骗团伙的精神,脸书使用者可以拨出一点时间清理朋友圈,一旦大家都能像捉臭虫般地把幽灵账户剔除出去,失去可资潜伏和藏身的温床与屏障,幽灵账户将无处栖身;由此而降低诈骗团伙的犯罪得逞率,不是善事一桩吗?

我有一位朋友设置了脸书账户,但由于畏惧网上诈骗,所以干脆不使用脸书,使之成为“白象”。平心而论,除去幽灵账户的潜在诈骗可能,脸书仍不失为一种可资快速沟通与传递信息的社交平台。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