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忆:中东动荡 全球紧张

时间:2023-11-06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郑杰忆:中东动荡 全球紧张

各国都在仔细观察美国兑现霸主承诺的能力。美国借由乌克兰战争重新稳固欧洲盟邦,以哈冲突可能迫使美国重返中东,台湾则是美中竞争的热点。观察者不禁担忧,美国能否同时兼顾三场冲突,虽然美国官方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说:“就像边走边吃口香糖一样简单。”

以色列代表在讲坛上用骄傲的语气说起小国治水有方,尽管一半国土位处沙漠,淡水却多到可以出口,侃侃而谈演说完毕后,台下行礼如仪的掌声稀稀落落。到了问答时间,巴勒斯坦代表说,巴勒斯坦过去并不缺水,是以色列破坏了水道等基础建设,导致当地缺水。这番反驳,让原本冷清的会场突然响起如雷的掌声。

7月初,位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邀请各国代表和专家讨论气候变迁下,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即使是日常所需,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前,也可以嗅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剑拔弩张的硝烟味。

美国定位中国是首要竞争对手后,急于将数十年来投注在中东的资源转移到印太;然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数十年来的恩怨情仇,不会因为美国的目光转移而消失。2021年,以色列警察攻击巴勒斯坦人,让耶路撒冷陷入好几个月的动荡不安,身在加沙的哈马斯发射火箭弹攻击以色列;2022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展开军事行动,造成将近2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

抗议骚乱暴动不断,但以色列认为,仰仗先进的监控技术和精良武器,局势都在控制中,不至于演变为大规模的攻击。直到10月7日,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数千枚火箭弹,武装分子破坏了边境上一整排的监视器和通讯系统,长驱直入掳走200多名人质,造成1300多人死亡。多年来,以色列人自认坚不可摧的安全感顿时瓦解。被周边阿拉伯国家突袭的赎罪日战争爆发50年后,以色列再度四面楚歌,错愕的人们形容,哈马斯的恐怖攻击彷彿是以色列的九一一事件。

在一开始短暂同仇敌忾,齐声谴责哈马斯的残酷暴行后,随着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下令毫不留情轰炸加沙,困在露天监狱的巴勒斯坦人无处可逃,平民伤亡人数不断飙升,幸存者也陷入断粮、断水、断讯的窘境,舆论很快转向声讨“受害者”,批评以色列多年来对巴勒斯坦土地的蚕食鲸吞、视境内巴勒斯坦人为次等公民。内坦亚胡认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曾利用哈马斯削弱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NA),结果是养虎为患,让哈马斯坐大。

欧洲风向转向反对犹太人

美国拜登政府从义无反顾地支持逐渐转为施压以色列,在自卫之外必须兼顾人道,避免伤及无辜平民。俄国入侵乌克兰后,西方阵营在美国的领导下,同声一气支持乌克兰。然而,哈马斯和以色列爆发冲突以来,欧洲国家表态更谨慎,在联合国的投票也立场不一。大众舆论也从同情以色列,到批评内坦亚胡刚愎自用,漠视安全官员的警告,风向很快转向反对犹太人。

反犹像是从坟墓中爬出的幽灵,在欧洲徘徊,犹太人以为不用再承受的惶恐不安,又袭上心头。在米兰,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队伍里,有布条写着:“打开(与以色列之间的)检查哨,让我们进去杀了锡安主义者(Zionist)。”在柏林,公寓外墙被喷上标示犹太人居住的大卫之星;在法国,犹太政治人物收到恐吓信;在英国,犹太正统派被人挥拳打脸。

钻研犹太人受害史20多年的民间历史学家卡瓦蒂(Silvio Cavati)向我解释,批评以色列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政策,但如今在欧洲发生的,是针对法国籍、意大利籍或德国籍的犹太人,这是种族歧视。上个世纪的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反犹,同样是基于种族主义,而不是针对犹太宗教。

出生在维也纳的比林(Lisa Billing),在1938年随着父母逃到纽约,后来旅居罗马,长期推动跨宗教的对话。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之后,她不断问自己,每年有犹太大屠杀纪念日、有许多相关书籍、电影、演讲、座谈会,还有纪念馆,为何在这么多的努力后,反犹声浪还会在欧洲卷土重来?她对着我说:“或许是,这些追思纪念让人背负罪恶感,现在大家厌倦了罪恶感。”

或许,欧洲人厌倦了反省、道歉;但世界各地的反犹势力兴起,也跟西方叙事霸权逐渐式微息息相关。联合国水资源座谈会的与会者冷眼对待以色列的治水成就,却对巴勒斯坦的反击报以热烈掌声,显示巴勒斯坦人取代了犹太人长久的受害者角色,虽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都不如人,但博取了更多国际同情。

俄乌战争爆发后,曾经被形容为脑死的北约起死回生,军事实力强大的芬兰和瑞典纷纷加入,欧洲追随美国经济制裁,并大幅减少对俄国能源的依赖。分析家多认为,在俄乌旷日废时的热战之外,欧美与俄国再度陷入对峙,一场新冷战上演。

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煽动沉寂已久的反犹情绪,让欧洲回想起90年前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引发的疯狂屠杀和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不会重演,但在地缘政治剧烈变动的时代,大家都想透过历史的比拟找寻解答。俄国入侵乌克兰、中俄友谊无上限,还有美中角力,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是最便利直觉的比照。

美国能否同时兼顾三场冲突

可是,尽管美国仍是全球霸权,经济、科技、军事和外交占有优势,但后进国家都在急起直追,逐渐拉近落差,尤其是美国念兹在兹的最大对手——中国。其他区域强权也不像过去忌惮美国的威吓能力,先是俄国鲁莽打破欧洲均衡,中国、伊朗蠢蠢欲动,美国试图拉拢的印度和土耳其也经常各唱各的调,眼前是个更加分裂群雄争霸的时代,碎片般散落在世界各地延烧的战争似乎慢慢在串连,就像被遗忘的也门战争,与以哈冲突一样牵动着中东未来。

各国都在仔细观察美国兑现霸主承诺的能力。美国借由乌克兰战争重新稳固欧洲盟邦,以哈冲突可能迫使美国重返中东,台湾则是美中竞争的热点。观察者不禁担忧,美国能否同时兼顾三场冲突,虽然美国官方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说:“就像边走边吃口香糖一样简单。”

的确,比起越战、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美国没有直接派兵到乌克兰或以色列,重整旗鼓的军工业也可能逐渐恢复产能。但最大的敌人在本能寺(编按:典出日本历史“本能寺之变”,比喻敌人来自内部),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露出疲态,孤立主义势力若在明年大选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将面临更多质疑,紧张的国际局势也将更加动荡不安。

作者是旅居意大利的台湾记者、社会学博士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