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01
作者:易汶健
有关香港电台的争议,近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新的一起是港台节目《The Pulse》因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助理总干事艾尔沃德(Bruce Aylward)问及“世卫会否重新考虑台湾的会员资格”而遭非议“鼓吹台独”;2月至3月,警务处长邓炳强两度去信广播处长梁家荣,投诉港台节目《头条新闻》嘲讽抹黑警队于处理反修例运动及抗疫期间的工作,批评内容误导公众;3月初,通讯事务管理局宣布接纳无线电视提出的要求,准许香港免费电视台停播港台节目。
连串风波表面上互不相关,但细究之下却有共通点,都离不开港台的“公营广播”这一身份——不同阵营就此各说各话,但也殊途同归地带出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即港台的“公家”地位使其与其他媒体相比,在节目制作上多了一重明文规定的责任。
具体来说,《The Pulse》访问世卫官员惹起非议,直接原因是提问无视了世卫会员以国家为单位这一事实,以及受访对象职责上并非处理这一事务,更不具备就此作决定的权力。换言之,节目问错了对象,又着意展现受访者窘态,编采团队是否有意挑起政治争议,难有定论,但难脱准备不足、不够专业之过。社会争拗点放在相关提问隐藏的政治意涵,不同持份者或多或少按各自立场作出了判断。若节目由私营媒体制作,换来的大概也就是受众各自用颜色对其标签并决定是否继续捧场,但港台作为政府部门,却受《约章》规范,当中列明港台的公共使命包括增加市民对“一国两制”认识及培养市民对公民及国民身份的认同感。港台的上级、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便是以此为据,表明港台必须有正确认识,不能偏差,身为港台总编辑的梁家荣更必须对此负责。
至于《头条新闻》风波,警方指控节目嘲讽抹黑警队,港台回应节目一直以来以嘻笑怒骂形式反映社会现象和不同看法。外界争拗点放在警方是否试图干预港台编采自主,但港台顾问委员会上月中讨论后认为邓炳强的投诉“初步有理据”,要求广播处长跟进及交代。委员会同样是依据《约章》,指出港台需要提供准确而持平的新闻报道、资讯、观点及分析,以加强市民对社会国家及世界的认同,既要恪守编采自主原则,也要发放准确并具权威性的资讯。
伴随着这一场场风波的是不同政治势力之间针锋相对,建制派批评港台散播暴力仇恨,违反持平原则,威胁削减港台拨款;泛民主派力撑港台恰当履行公营广播机构的职责,矢言助其维护编采自主。这些角力,骨子里反映出社会不同持份者对港台应有角色的分歧。对建制派而言,既然港台有负政府部门的角色,理应“闩水喉”惩罚;包括泛民在内的支持者则认为,港台反映了对政府不满的真实民意,履行了公营广播机构职责。由此延伸的争论是,港台每年花费10亿元公帑,是否物有所值?一方面,港台屡屡在坊间进行的传媒公信力与节目质素评比中取得佳绩,但另一方面,其节目整体收视绝对称不上理想,通讯局取消免费电视台强制播放港台节目的要求,便带出了港台这一营运困局:即使有自家电视频道,节目内容却极为有限,远远无法成为观众主流收看的选择,与免费电视“分家”后,观众人数恐将进一步收窄。
从纷纷扰扰的争论中剥茧抽丝,香港电台有如“四不像”,虽为政府部门,但并非官方喉舌;为大众提供资讯娱乐,但从市场角度衡工量值却像个大花筒;历年来虽然确实制作了一些有质素的节目,有的甚至被奉为经典,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公营媒体相比,整体表现难言理想。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若以收视、收支为衡量其表现的关键指标,港台在残酷的市场现实中恐怕只能结束经营;若非要贯彻政府部门职能,港台就需加强为政府作政治宣传,发挥“官媒”本色。这两种情况必然都非香港社会所乐见。事实上,围绕港台何去何从的问题,香港社会多年来一直在摸索的是第三条路,即让港台变身为像英国广播公司(BBC)那样既有公信与影响力,又能做到收支平衡的公营广播机构。这个愿景不应一直在拖宕之中沦为空中楼阁。要切实找到突破之路,则要先梳理清楚港台角色冲突的起源及履行公营广播角色不足的原因。
港台自1928年成立起隸属政府部门,之后的四十多年,港台的公共广播理念不强,纵然政府曾在1956、1960、1970年研究把港台脱离政府体系,但结果均认为不可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导师梁丽娟长期关注香港电台发展,她接受香港01访问时说:“在无线电视未发牌之前,政府曾考虑应否扩张港台,但当时港英政府不愿承担财政包袱,故决定发牌给无线,这反映政府当时不够决心。”
转捩点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1972年,何国栋(Jimmy Hawthorne)由BBC借调来港担任广播处长,他主张港台新闻部有采访及编辑自主权,港台遂于1973年成立新闻部,不再由新闻处提供新闻简报。此段期间,电台部有直播对答节目《太平山下漫步》协助听众了解问题,甚至请官员解答疑难,是今天烽烟节目的雏形。电视部亦制作了《狮子山下》、《铿锵集》等节目,既反映社会现况,亦批评政府政策。之后制作的《观点与角度》、《针锋相对》,邀请不同界別人士和市民出席,解释辩论政策,然而市民在节目上大力批评时政,港台因而曾受官员、商界投诉和施压,两个节目分別维持一年多、两年左右便结束。
后来有研究整理港台呈交的报告和会议记录,指港台认同要反映市民意见,而且要敢于冒风险。这见诸于八十年代电台部的《八十年代》、电视部《城市论坛》和《头条新闻》等节目。政府在1983年12月的文件列明,港台“不能被视作政府的宣传机器”。可以这样说,港台的公共广播角色诞生于港台内部、市民的需要,亦得到港英政府接受。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政府提出公司化香港电台,仿效BBC,名副其实履行公共广播,脱离政府部门,惟政府和港台未能协议员工过渡安排,加上正值中英政治争拗,公司化在1993年石沉大海。即使如此,公共广播理念植根港台,而且在回归后愈来愈强,与其作为政府部门的内在矛盾也愈发明显。
泛民主派认为公共广播应敢于批评政府、坚守编采自主、维护人权和自由,并立足于这些理念支持港台。建制阵营纵没明言要港台成为政府“喉舌”,却不满港台冷待或针对他们,斥其违反持平原则。回归之初,全国政协常委徐四民批评《头条新闻》“阴阳怪气”,时任特首董建华批评《头条新闻》“低级趣味”;到反修例风波爆发,建制阵营群起攻击港台散播暴力仇恨,不满节目一面倒反对政府。
政府在2006年启动公共广播服务检讨,2009年完成,结论是港台维持政府部门的地位,但另与港台订立《港台约章》,订下港台使命和公共目的,重申港台公共广播地位,往后亦称呼港台为公共广播机构。当时不少评论指出,确立地位无助消弭港台角色冲突,当下《头条新闻》风波可说是争议的延伸。
要解开这个结,终归要厘清港台角色。港台承担香港公共广播任务,这个定位本身没有问题,这个定位也不代表它必须同时承担政府喉舌的责任。在现有政府架构里,港台无需、也不应做政府的传声筒。要发布政府信息,政府新闻处胜任有余,港台只需跟足要求,确保节目内容持平,给予政府足够时间解释立场和政策,安排时段播放政府信息便可。2018年底,商经局长邱腾华曾称港台有公众使命,与新闻处工作不同,两个部门没有合并意向。
过往关于港台评价及节目质素的调查显示,公众普遍认同港台履行《港台约章》订下的公共目的和使命,不少节目获好评之余更加夺奖。虽然如此,回顾过往审计处审计报告和比较不同地方的公共广播机构经验后,不难发现港台仍有缺失,大有改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