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餐饮到零售直播 疫后中国生活新想像(2)

时间:2020-04-04 08: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促进线上线下结合

另一方向当然是线上线下结合,众多餐厅,哪怕是过往定位定价都高高在上的米芝莲星级餐厅,又或是豪客爱去的高级粤菜食府,重开之后,都不得不推出价格亲民的外卖套餐,线上推广,安排自家没工开的员工送餐。而在咖啡行业发达的上海,众多连锁与独立咖啡店,也在谋求线上生存空间,和大众点评、饿了麽这些美食资讯平台展开更密切的合作,包括提供各种优惠,到网红店打卡等。现在,一到天气较好的日子,咖啡馆还是开始人满,以消解人们两个月内的宅家苦闷。顾客扫一下店舖的二维码,订购下单,避免和店员接触,拿到饮料后,才敢除下口罩品尝—特殊时期中司空惯见的即景。

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的房地产行业“只涨不跌”的神话也被打破,租/售数字均有下降,因疫情没人敢亲身看房,住宅区也未必开放给外人,地产中介运营方式主要转为线上引流,发展网上售楼部、线上看房、线上体验等不用“出门”的策略。

虽然不同城市的政府已开始进行所谓“超强调控”,刺激刚性需求以保证经济重启。但目前表现最好的交易,似乎仍是网签成交的社区型商舖,当中主要交易为超市、麵包店、药房等,满足的是周边居民的肉菜、饮料、粮油米、药品等日常需要。至于未来房宅建设方面,因应疫情,也需重新设计物业管理空间及大堂接送快递空间,变成另一种建筑理念的“刚需”。

至于长期备受争议的话题:住乡间还是住城区?考虑到疫情期间乡间封城及交通不便,亦可能导致人们打消对遥远乡村生活的憧憬。

我们很难说这是实体经营空间的大限,表面看起来,“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但除却大型商场的危机较明显外,在中小型实体店舖发展领域,看到的其实是电商巨头借机加强对实体行业的控制,以促使线上线下进一步结合,从而形成垂直式生活零售体系新商机。

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可能是这次疫情中的典型得益者,它正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案例,在疫情中突显优势之馀,也进一步完善了本身的採购、物流、订单、选品、宅送等系统,标志全民网购食品的真正普及化(主要吸收了过往不用这服务的中老年客群和无时间在家做饭的夫妻上班族)。

饮食习惯现新默契

看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变迁,也可以是一部民间中国史。以饮食文化而言,最能传达新常态的另一态势是,根据不同阶层消费能力和健康要求的细分将更加明显。较平价的即食产品种类增多,在疫情期间出现了销售逆转(前两年因网上叫外卖的普及而一度销量下跌),现在仍然持续表现强势,譬如即食麵销量的环比就勐增约350%。

与此同时,由于宅在家里做饭的日子太长,当中又衍生出针对消费力较高者的新市场,即诱发出网购高质食材的需求。于是,对于高端食材健康和营养价值的需要,在“云端”有了细緻呈现:龙虾、三文鱼等中高端食材常在社交网络出没,这些有社交需求的食材(可拍照晒图),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话题与社交手段。中产顾客群既重视新鲜食材的品质安全,也有社区零售的偏好,并对可信赖平台的忠诚度持续提升,他们乐于发掘一些“会讲故事”、能显示其食材优势或贵得有理的鲜生食材销卖平台。例如,疫情间一个大热的海产新鲜食材平台,就天天在微信、微博中发放讲述当天鱼穫的视频,又打出特价牌和烹调教材。这个号称在福建的海鲜销售平台,下单之后,保证两天内把各种较罕有的海鲜运到家门。

但更重要的改变,将发生在聚餐文化与野味禁绝方面。当然,公众对落实禁食野味相关法例,似乎仍没多大信心,但从长远来说,经此一“疫”,但愿戒心还是会落到微小个体心中。这要随着社会餐饮文化的陆续进化,才会收到一定效果。另一方面,公众场所的聚餐进食习惯,亦会吹起新风向,如果完全放弃围座吃大茶饭、共享几碟菜这传统中国风是绝无可能的话,但起码使用公筷公勺会有可能演变成一种社交进食默契。

中式Netflix何时来?

此次疫情让线下实体书店、电影院、美术馆等遭遇毁灭式打击,尤其是影视行业,从拍摄到公映都受到灾难式影响,戏院就算一度宣布要重开做生意(很快在大城市中又要关闭),可全国一天下来就得几万元票房,这和光辉日子里,一天收过十亿的数字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里,影视作品面临最严重的难题是渠道问题。这将逼出发行模式变革吗?Netflix这种包揽资金、外判製作、找来大师创作、品牌化、绕过大戏院放映等的模式,可在中国实施吗?徐峥的《囧妈》是次迫出来的尝试,因疫情爆发而抽离出戏院系统,改而卖给网络平台作免费首播,开创了大陆电影播映变革的先河,并吸引了追随者—不久前,电影《大赢家》也借鉴了这个思路,选择另一视频平台进行了首播。尽管这一变革在业内引起激烈争议,但从长远上看,这意味大陆影视巨作的公映渠道,将会有更广的选择可能,旧的影视投资及回本结构也大有重塑空间。

但要说明一点,由视频网站去投资拍摄作品,再于自家平台首播,内地多个视频网站已走这条路。所谓Netflix模式,说的不纯是作品的网播形态,更重要是把最高阶人才都吸引去拍摄,生产出具品牌魅力的影视优质作品。在这方面,中国的视频市场及技术,能力已绰绰有馀,拖后腿的不过是保守难测的审查制度,正如我们在短期内不会看好以宫斗剧或武打剧擅长的中国影视产业,能拍得出诸如韩国《尸战朝鲜》(旧称《李尸朝鲜》)这样的系列作品。

赞一下
(4)
80%
赞一下
(1)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