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英国首相确诊 群体免疫是否有效(2)

时间:2020-03-30 07:4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然而,英国对冠病采取群体免疫的最大伦理考虑是,根据目前情况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分析,这个病只是比流感的死亡率高一些,比流感严重一些,平均评估是1%的病死率;而且80%以上的人染上病毒后要么不出现症状,要么是轻症,因此结果或者说后果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人们也能获得免疫力,所以群体免疫是可以建立的。

不过,批评者坚持的立场是,对人的生命做性价比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抗疫政策,是不道德的。其实,这已经涉及第二个问题,如何全面评价英国的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不是放弃对病人的救治,恰恰是对当前疫情防治伦理的升华和优先体现。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对危重者抢救,还是对轻症者抢救,这似乎是另一个电车伦理,有道义的选择,也有功利的选择。英国的选择恰好是功利的,把医疗资源用在少数重症者身上。这种选择也是对批评者所谓的“优胜劣汰”的反驳。英国并没有去淘汰危重病人,而是要以有限的医疗资源去救护他们。

其次,群体免疫也并非把所有人推向自然患病,而只是在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封城一类的措施基本做不到,而且冠病病毒的传播无孔不入,很难防范,只有加强重点和易感人群的预防,如要求70岁以上老人居家隔离四个月。同时,英国政府的预防措施还有,有症状患者居家隔离,实现家庭内部有效防控,同时保护老年人和易感人群。而且,只要家庭中有一人感染,所有家庭成员都必须居家隔离,从而实现家庭内部防控。这些措施当然也是阻止冠病传播的有效方式。

另外,只对易感人群进行重点预防和治疗除了能好钢用在刀刃上外,还能减少社会代价和经济损失,这也是抗疫所必须考虑的内容。抗疫的一些代价显然是隐性的,不会被人们提及,例如,封城和禁止一切正常的生活、生产和娱乐之后,医院停止平常的诊治,那些癌症、心脑血管患者、须要透析的肾毒症者、须要分娩的孕妇、急性伤害者等,他们的治疗都会被拖延甚至停滞,也就是在以他们的健康和生命作为代价。这个代价有多大,很少有人统计;有可能这些人的死亡人数与冠病的死亡人数相当,甚至可能超过。谁来考虑和化解这个代价?

群体免疫的不确定性

群体免疫唯一或最大的缺点是不确定性。正如英国免疫学会所提出的,“我们并不清楚冠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也不确定它在实际情况中该如何应用。病毒究竟能否在感染者体内产生持续存在的抗体?我们不知道。”

但是,对这个问题至少有一些明确的答案。一是冠病的康复者肯定会获得免疫力,体内也会产生有治疗作用的抗体,如IgG(免疫球蛋白G),否则中国就不会提出《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诊疗方案》,而且规定这种血浆疗法的剂量是200毫升至500毫升。

其次,中国的一项对恒河猴的研究表明,对猴子主动感染冠病病毒,猴子能够康复,其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与康复病人的中和抗体相当。如果猴子在初次感染后的早期产生中和抗体,不会发生再次感染。这些情况至少说明,人自然感染冠病后痊愈是可以获得免疫力的,至于免疫力的大小或强弱,有待研究确认。

当然,如果不能像流感那样在自然患病后获得强大的免疫力,则对冠病的群体免疫可能就会失败。但是,如果可能获得免疫力,或者获得比流感更强大的免疫力呢?这正如临床上对所有疾病的治疗都存在试错一样。而且,群体免疫是在进行了科学论证,有了万全的保护之策,如对易感人群的防护之后提出的策略,成功的可能性高于失败的可能性,为何不能试一试呢?这比临床上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去抢救要有理有利得多。

更何况英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很难有能力像中国一样,实施全面封城和禁止一切生活、生产活动。群体免疫是对与错,是有效还是无效,应当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当然,不排除英国随时会调整群体免疫政策,关键是时间点。

作者是北京学者

赞一下
(10)
40%
赞一下
(15)
6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