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能扛多久
以意大利而论,它的歼灭战能扛多久呢?我深表怀疑。意大利国家小,产业链很不完整,很多东西都要进口。它能长久放弃与德国这样的强国交往吗?不能。能长期坚持对所有来自国外的人员隔离14天吗?不能,因为成本太大了。疫情期间,须要跨国往来的,一般都不是游客,而是劳务、商务、公务人员。隔离14天再谈事,除了劳务,其他许多业务早就黄了。
相对而言,中国的情况还好些。第一,中国的产业链完整,尤其是中低端产业和生活用品产业,中国是富足的。第二,中国的社会动员能力较强,或者说,人民还是比较听话的。第三,中国居民储蓄率相对较高,可以支撑较长时间的生活。最坏情况下,牺牲一些经济增长,保障基本生活,中国的条件要比中小国家好。
因此,有些人乐观地以为,只要中国关起门来打歼灭战,控制好了,中国就赢了,就安全了,就可以恢复正常了。其实很难如此乐观。日、韩暴发疫情后,中国的周边疫情环境就迅速恶化。中国以举国之力保卫武汉、保卫湖北,从而保卫全国、全世界的歼灭战策略就受到考验。
而今,欧洲、美国也沦陷,如果他们进入持久战,中国的歼灭战策略就更受考验。中国能承受大幅减少与美、德、英、日、韩等发达国家交往的代价吗?对境外人员,又能坚持隔离14天的措施吗?恐怕都很难。因此,中国必须做好预案。歼灭战还能打多久?若转为持久战,其成本和后果又是什么?都必须筹谋。
大致看看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就可以知道防疫尤其是歼灭战的巨大成本。美国第三产业比重很大,超过80%;近几年中国第三产业占比也大幅提高,2019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3.9%。防疫打击最大的就是第三产业。旅游业几乎清零;航空业亏损严重,今年2月,中国航空业亏损245.9亿元人民币(约50亿新元);餐饮业大大萎缩。
以成都为例。成都、四川算是比较安全的,去餐馆吃饭,做好基本防护措施,感染概率比出门遇到重大车祸的概率还小。同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餐饮店开业。但是,民众就是不敢下馆子,餐馆门可罗雀。可以说,一些产业遭受断裂式打击。这种断裂效应会在产业链中传导,影响整个经济系统,进而影响社会系统。
如果多数国家打持久战,则对歼灭战国家不公平。第一,持久战国家本就欲与病毒共存,所以不怕歼灭战国家的病毒传染给它,但歼灭战国家却害怕持久战国家的病毒传染给它。这导致第二,持久战国家无须设防,且持久战国家相互之间可以正常往来,它们之间既有的产业链不但不会中断,甚至可以加强。
但是,歼灭战国家必须处处设防,它跟所有国家都不能正常往来,所以它的国际交易成本相较持久战国家要大得多。因此,在全球体系中比较,歼灭战国家受损更严重。长此以往,歼灭战国家无法坚持,可能转向持久战,全球可能成为一锅汤,大多数人都被感染,只是先后而已,如波浪推进。
如果欧美都失控,走向持久战,欧美经济和交往可以正常进行,但中国与欧美却不能正常交往,欧美前往中国的人员必须隔离14天,产生巨大交易成本。对欧美而言,他们都只损害一边,即受损的只是欧中交往或美中交往;对中国而言,则两边受损,同时损害中欧交往和中美交往,受损显然更大。
全球系统性风险和历史改变
瘟疫不同于其他灾难。其他灾难大多是一次性的,且持续时间较短,如地震、海啸。即便在灾难之中,人们也可以积极行动。但是,瘟疫的破坏性不仅在于对身体的伤害,还在于对行为的阻碍,它阻碍人们修复被破坏的社会生活链条。瘟疫的直接破坏即原生灾害通常是长期的,少则数月,次生灾害就更不用说了。
瘟疫又不同于战争。战争可以区分敌我,瘟疫不分敌我。在这个全球化的“地球村”中,没有任何一国能够独善其身。当前第一重要的是策略协调,统筹规划,其次才是物资人力互助。本来,各国应该磋商协调,寻求协调的抗疫策略,避免策略冲突。但是,各国各自为政,这必定导致全球防疫控疫的整体性失败。
接下来的几周,美国和欧洲疫情的演变,将决定疫情的全球版图和走向。从目前状况和趋势看,局面很难乐观,恶化几乎是必然的。不少国家将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即医疗链断裂,再加上其他某些产业的断裂和重创,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导致社会系统紊乱是大概率事件。到时,一国尤其是大国之紊乱又将传导到他国,全球将面临系统性风险。
历史上,因瘟疫而改变历史的情况并不少见。冠病病毒对历史的改写,不是将要发生,而是正在发生。历史已被冠病病毒改变且将持续改变。许多人都在预测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1月之前作的绝大多数预测,大至国事天下事,小至个人私事,统统失效。因为没有人能预料冠病病毒流行,并将这个巨大变量纳入考虑因素中。
在各国各自为政的当下,这场瘟疫的破坏性可能史无前例。不但某些国家的历史会改写,国家间博弈也会改变。甚至,若某些大国处置失当,如疫情激化内部矛盾,会导致地缘政治改变。至于结局,不是比谁好,而是比谁更不坏。在这个意义上,不管是否应该,也不管是否承认,全球化时代,人类在事实上就是命运共同体。用毛泽东的话讲,“环球同此凉热”。
(作者是中国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