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纳慧:中国对新加坡错误认知的四种类型(2)

时间:2020-02-13 10:0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新加坡的华族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渐渐与中国疏离。尤其是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大多数的华族不再是由中国迁徙而来的移民,而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他们自然而然地将新加坡视为祖国和家。但不少中国人对海外华族的理解,却依然停留在“离散”状态。离散状态意味着海外华族依然心系中华之根,渴望回到母国。在这一观念中,移民似乎是海外华族的不变身份,回归是他们的永久心结。

对新加坡华族的身份认知停滞在离散阶段,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看待中新两国关系时,难以摆脱“血浓于水”的情结;而这,按照李光耀自己的话说,使得中国人对新加坡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这就是中国对新加坡错误认知第四种类型“想象的”的一个典型例子。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李光耀逝世后,中国民众蜂拥而至其祖籍地广东省大埔县祭奠,大埔县也设立了许多纪念堂。然而讽刺的是,李光耀生前数次访华,却从未踏足大埔县。李光耀的做法体现了:当对“国”的忠诚与对“族”的信仰发生冲突时,在海外华族的选择和取舍中,前者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我们在过往的国际政治现实中看到,两国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往往和中国人所想象的“血浓于水”的情结构成相悖关系,“血浓于水”不仅因此难以实现,反而因为这一想象和期望的落空,而引致两国间的误解和摩擦。

此外,还有两点关于认知方和被认知方的问题须要阐明:

一、美国政治学者杰维斯(Robert Jervis)曾指出,要了解一国对另一国的认知,不能脱离开后者有意对前者投射的自我形象。要理解中国人对新加坡的认知,还须考量新加坡方面如何向中国呈现自己,并对中国人的观念主动施加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以李光耀为代表的新加坡领导人以其个人魅力,将他们所承载的新加坡符号植入中国人的心目中。此外,新加坡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对中国进行“模式输出”。这些的确都对形成中国人观念中的新加坡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国人观念中的新加坡,正是由认知方中国和被认知方新加坡两方面所共同塑造的。

二、认知方和被认知方不仅可以是不同的人或国家,也可以是处于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或国家。在中国认知新加坡的例子中,中国在认知对象国新加坡的同时,也在认知历史时期的自己并思考未来的自己。因此,中国对李光耀的新加坡的认识,与对自己的认知形成了互动,两种认知相互影响和作用。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讲师,南洋理工大学历史学博士)

原载《联合早报》旗下的英文电子杂志“思想中国”(ThinkChina)

赞一下
(7)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