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反修例”运动愈演愈烈,成为香港回归中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风波,全球关注,并直接导致香港第六届区议会选举中,泛民派对建制派获得压倒性胜利。很多观察人士认为,这一风波使“一国两制”的实践受到重大挑战,反映了“两制”的内在矛盾,甚至对其前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笔者认为:“一国两制”成功实施的基础,是“两制”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战略性认同或策略性宽容;哪种成分占主导,是对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相关设想的两种不同解读的主要区别,与中国当政者对大陆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密切相关。一国两制”在现实中遇到的几次挑战,根源于1990年代后大陆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导致的陆、港双方战略性认同不足,以及策略性宽容的缺乏;“一国两制”的未来发展,首先取决于大陆未来对于战略走向的选择,能否使双方恢复或提高战略性认同,如果不能,则取决于双方策略性宽容的实现程度。
两种不同解读
“一国两制”的确是一个创举,它试图让政治、经济、社会管治方式截然不同、本质上非常矛盾的两个体制,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共存。这本身就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在两者的地位并非完全平等,一方处于中央而另一方处于地方、其上没有中立协调与裁判者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一国两制”成功实施的基础,是“两制”之间要么具有战略性认同,即一方对于另一方的欣赏与认可,要么能够实现策略性宽容,即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不得已接受。
“一国两制”的提出者邓小平曾经说过,“一国两制”至少50年不变,50年之后就更没有理由变了。基于当时的特定背景以及政治人物的表达智慧,邓小平并没有对这句话进行具体阐释,为后人解读这句话留下了发挥空间,但也留下了分歧。这一分歧的核心,就在于对于“两制”属于战略性认同,还是策略性宽容的认识不同。
很多人都认为,邓之所以提出“一国两制”并保证其50年不变,不仅是收回香港主权的策略考虑,更是着眼于中国大陆发展的战略考量:要充分发挥香港的东西方桥梁作用,不仅利用香港吸收西方国家的丰富资金与先进技术,更利用其引进西方国家经济与政治体制中的优秀成分,甚至可以将香港作为大陆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试验田,以促进大陆的改革开放。
而邓之所以提出50年之后更不会变,是相信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双方的体制会越来越融合,最终会自然由“两制”走向“一制”。如果这一理解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大陆对西方经济与政治体制的一种战略性认同。有了这一战略性认同,大陆自然就不会想去改变香港的体制,而会想方设法利用香港来促进自身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这样一来,双方自然能够和谐共处。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这样理解邓小平的讲话精神,部分人的理解甚至可能恰好相反。在他们看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及50年不变的承诺,只是收回香港主权的策略性之计:当时大陆的实力还不足以吸引、影响、改变香港,因而不得不对香港进行策略性宽容;香港回归以后,随着大陆的发展,大陆可以逐步在各方面包括政治体制方面影响香港;50年之后,香港会逐步被大陆同化,因此当然不需要刻意去宣布改变香港的制度了。
按照这一理解,大陆就只会利用香港来吸收西方国家的资金与技术,最多借鉴香港与西方经济体制中的一些成分(战略性认同的上限),而对香港与西方政治体制则会始终保持警惕态度,时时会提防香港(或西方国家利用香港)对自己进行政治“渗透”,甚至会想方设法对香港实行“反渗透”,逐步改变甚至同化香港的政治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难免产生摩擦与冲突,其冲突的程度取决于双方策略性宽容的实现程度。
两种战略选择
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相关讲话的上述两种不同的理解中,哪一种更符合现实,即战略性认同与策略性宽容在现实中谁占主导,取决于中国当政者对大陆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取决于大陆的内政,与大陆自身的战略走向密切相关。
1980年代中国大陆体制改革的重要特点,是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并重:不仅经济体制上淡化计划色彩、增强市场色彩,政治体制上也取消领导干部终身制、实行任期制,并开始实行“党政分开”,探索建立权力分散与制衡体制。这实际上标志着大陆在全面借鉴西方国家的体制模式。如果按照这一改革思路一直走下去,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相关讲话的第一种理解,就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现实,双方的战略性认同会占据主导地位。
经历过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大陆1990年代及其之后的改革思路有了重大变化,出现经济体制改革高歌猛进、政治体制确保“稳定”的显著特征:在经济上正式提出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尽管与西方还存在很大不同);但在政治上不再强调“党政分开”、权力分散与制衡,相反却出现党政重新合一、权力重新集中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最近几年尤为明显。
在这种新的改革思路下,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相关讲话的第二种理解更加接近现实,大陆与香港的战略性认同程度降低,而策略性宽容成为维系“一国两制”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