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农建:对香港不宜操之过急(2)

时间:2019-09-18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矛盾原本就是因为“改造”而引起,而建议的方案却还是不离“改造”二字。事不过三,20年中,三次尝试都踢到铁板,最后都是以撤案或搁置平息风波。是否还有必要加码再试?试想,一个逃犯条例都能引起香港全城大乱持续数月,那些更加严厉的方案,岂不是会引发更大的恐慌和动荡?

也许,700万港人的感受和反应如何,相对于有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并不重要。而且,就力量对比而言,毋庸置疑,中共当然有力量彻底改造香港,就像它当年有力量改造上海一样。

这不是一个是否应当迁就香港人的意愿和反应的问题,不是一个当局有无能力的问题,而是涉及一个目的、结果和利害权衡的问题。

试图改变香港的法律体系和港人的观念,其目的和意义何在?

是为了防止香港分离出去?当年香港的回归,因涉及国家主权,港人都无法左右,他们又怎么可能能够决定香港未来的主权归属?

是为了防止香港成为反共基地,颠覆大陆政权?香港成为反共基地,从中共建政时就已经如此了,“反动书刊”、反共团体、各路间谍,颠覆之心,早已有之。中共当年经历那么多的“艰难曲折”,其政权尚且未能被颠覆,难道香港回归到自己手中后,偌大一国,反而会被这弹丸之地颠覆?

再说,将香港大陆化,又有什么好处呢?其结果只会导致中国付出经济和国家统一上难以承受的代价:即香港失去独立关税区和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失去作为中西沟通和缓冲的桥梁和规避贸易战风险的通道。并且导致一国两制对台湾的示范效应,和以往对台战略的所有付出,都付之东流。两相权衡,孰重孰轻,不难判断。

所以,对香港,不宜操之过急。搁置那类尝试,50年以后再去考虑那些问题又如何?与其将港人看成是需要加强法律管制和思想转变的对象,不如将之看成关怀的对象,不如责成港府和有关部门多做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解决港人普遍关心的实际民生问题,多多展示对香港民众的善意和关怀。这样或可降低其心防和恐惧,培植归属感,增进社会和谐,而两相心安。

作者是中国旅美学者

对香港,有无必要操之过急?有无必要50年一半不到,就接二连三地试图去改变香港的法律和教育体系。由此引发普遍恐慌和社会动荡,受者惊恐,施者也头大,而两边无益?

赞一下
(80)
41.5%
赞一下
(113)
58.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