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美国知识单边主义与中美未来关系(2)

时间:2019-08-09 09: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现在是第三轮。由于中国的体量大、崛起速度快,加上中国制度与西方对比更加突出,因此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崛起比上述两轮更加“异质”。上述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知识基础和话语体系,期待中国通过融入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后,在国内治理模式和世界观等各个方面更加像美国,即期待中国更加“同质”。

美国一部分人期待,中国能成为维护美国所主张的自由国际秩序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美国的这种认知,建立在盟友西欧和日本在其主导的同盟体系中的单极世界里,实现了经济繁荣和稳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这说明上述认识不完全凭空而来,但要注意的是,美国的成功经验,是在其盟友小圈子内的认知结果,要推广到非盟友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就会出现问题。

新时代需要“异质”国家间合作

冷战后,美国战略思想的知识基础和话语体系,建立在美国经验基础上,而其他国家的知识基础和话语体系,同样建立在他们自身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冷战后,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中国国情和历史经历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成为美国。中国改革开放40年,带来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让中国对自身的发展和治理模式有信心。

在一部分美国人看来,“异质”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原有秩序,甚至导致天下大乱。这实际上属于知识单边主义的突出表现。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美国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发展成绩没有充分的认可。

问题在于,以二十国集团为代表的全球新治理框架中的成员,多样性和非同质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美国的国际战略知识基础和话语体系,仍以追求“同质”为目标,国际合作就很难进行。如何让不同质国家也能够合作,才是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当这些国家的力量已经壮大起来之后。

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没有人会否认美国在很多方面,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然而,美国也必须更有信心,并谦虚努力学会倾听其他国家的逻辑。美国要尊重和正视中国的成就,同时尊重中国的逻辑、学习结果和经验总结,在这个基础上互相尊重,开展平等对话,才会有共识和互信。

美国现有世界观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度聚焦于“同质”国家的合作,在如何让“异质”国家有更多更好合作方面,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足。这种知识上的保守和僵硬,容易造成单方面的知识建构和作为标尺来看待世界,国际关系的未来就不容乐观。

令人欣慰的是,美国一部分思想家正逐渐开启战略思维灵活化,例如今年初,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教授就撰文提出去掉“自由国际秩序”提法的“自由”二字,以便更好地汇聚全球公共产品。中美关系如果能够按照新的思路,努力挖掘适应新时代的“异质”国家间合作,以及异质文化交流互鉴的动能,中美关系的未来将是光明的。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赞一下
(7)
33.3%
赞一下
(14)
6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