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一番胡萝卜加大棒能让美国公司把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结果不想一个个搬往越南,这一出乎特朗普意料的演变让他大为恼火。出席G20峰会的前几小时,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现场电话连线时指责越南“比中国还能占美国便宜”,甚至用“最恶劣的(贸易)滥用者”来形容越南。
这段采访可谓把越南“惊出一声冷汗”,越南政府一边与欧盟签署自贸协定——同意逐渐削减直至取消双边货物贸易中99%的关税——以自救,一边示好表态正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以减少39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不过,这番示弱似未能发挥其理想的作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还是落了下来——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对来自越南的一些钢铁制品征收最高可达456%的惩罚性关税。
据路透社报道,韩国和台湾地区一些厂商在当地生产后运到越南稍微加工才出口输美,借此规避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美国商务部也给了相关数据:美国分别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2月向韩国和台湾制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从那时开始至今年4月,由越南出口往美国的耐腐蚀钢和冷轧钢较之前同期分别急升332%及916%。
自中美贸易战兴起以来,“越南成最大赢家”的论调时有出现,现今看来,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能真正成为得利“渔翁”。其实,近两年笔者多次访问越南,也与越南学者有过相关交流,他们态度并未如外界舆论所猜测那般幸灾乐祸,相反,焦虑情绪不断加重……
双向制衡战略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中国经济增速逐渐回落的大背景下,越南的经济表现却是光彩夺目,令国内许多人赞叹不已。2018年,大概只有印度的经济增速可以和越南7.08%的经济增速相媲美。然而,实际上越南经济长期以来维持着5%-6%的中高速增长,近年来其经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特别之处,只是由于中国经济放缓才使得越南突显出来。
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外资外贸驱动的新兴中等国家,越南在经贸方面对中美两国依赖特别严重。一方面,中国是其最大的进口市场,大量的生活和生产必需品均来自中国。另一方面,美国则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维持其贸易平衡和经济增长源动力。
长期以来,越南在中美之间奉行双向制衡战略,一方面意图借助中国抵制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另一方面又企图依靠美国防范中国,遏制中国使用武力维护南海权力的可能,进而使中美两国相互制衡,从而使越南两头寻租,从中获利。
当地时间2019年2月27日,越南河内,“金特会”举办当天的河内街头景象。(图/视觉中国)
对于中美越战略关系,范平明曾表示越南要充分利用中美两国都想拉拢越南的有利时机,从中美两国争取最大的收益。在该背景下,越南一方面要求中国加大从越南的进口,遏制中国向越南的出口,以此来扭转对本国不利的贸易结构,另一方面则借助美国对越南的政治企图不断换取美方对越南商品敞开市场。
从作壁上观到逐渐焦虑
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初,越南国内的部分群体的确存在一种盲目乐观和幸灾乐祸的情绪,认为中美开打,越南的好日子就会来临。但是,越南高层和精英阶层对中美贸易战影响的认识远比普通民众深刻和清醒。因而,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不久,越南对中美贸易战的乐观态度旋即被一种焦虑的情绪所取代。
2018年8月和10月笔者曾经两次受邀到越南进行学术交流,深切感受到了越南学者对中美贸易战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8月份,越方学者对于中美贸易战大多持一种事不关己的无所谓态度。而在10月份越方举办的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越方学者的关注点则大多集中在中美贸易战上,无论是会上和会下,越方专家与中方专家交流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美贸易战,中国能不能支撑得住?”笔者在会议期间遇到中国所前所长阮辉贵先生,双方相互问候之后,老先生还不忘加上一句:“中美贸易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会儿开完会我们要好好讨论一下。”
在为中国学者践行的晚宴上,中国研究所所长阮春强博士、越南计划投资部战略研究院原院长刘碧湖等人再一次谈起了中美贸易战问题。阮春强博士认为在中美贸易战之初,越南认为中美两国博弈会对越南有益,但经过多方研判,越南的主流观点是中美贸易战深入打下去,无论谁输谁赢,对越南而言都是弊大于利,是越南不可承受之重,越南希望中美能和平解决分歧。
越南在中美之间奉行“双向制衡战略”,目的是在中美两国之间左右逢源,使中美两国相互制衡,竞相拉拢越南,从而争取越南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该战略要想顺利实施,至少应该有如下条件的保障:首先,越南对中美两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其次,中美两国出于战略需要均积极拉拢越南;最后,越南必须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而不是选边站。
就如上文范平明所言:越南能够维护本国利益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中美两国之间保持平衡,使中美两国竞相拉拢越南。一旦越南选边站,越南必将失去主动权,其利益必将受到损害。
2018年11月杜进森教授一行来广州进行学术交流。笔者与其在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再次就中美贸易战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对于越南前后对中美贸易战的不同态度,杜进森教授给予了如下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