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梅:执政千日从“迎难而上”到遗憾落幕

时间:2019-06-08 23: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2019年5月24日,在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发表讲话时一度哽咽。

“我不会带着恨意离开,而是永远深感荣幸,能有机会为这个我爱的国家服务。”

当地时间2019年5月24日上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外发表讲话,宣布将于6月7日辞去首相职位。

当天,“雾都”伦敦的天空难得地放了晴,特雷莎·梅身着标志性的鲜红色职业套装。在长约6分半钟的演讲的大部分时间里,她语气坚定,直到演讲的最后,说出“为我爱的国家服务”这几个字时,特雷莎·梅突然难以自制地哽咽。

这一瞬间和她随即转身离去的背影,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流传。悲情的基调,为这位“脱欧首相”近三年的努力画下了一道休止符。

2016年7月13日,头顶着“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的光环、肩负着“带领英国‘脱欧’”的使命,特雷莎·梅正式入主唐宁街10号。

然而,欧盟的不退让、反对党的挑刺、甚至党内同僚的“逼宫”,无不消磨着这位“新铁娘子”的豪情。

在特雷莎·梅政府近3年的执政期内,先后有36名内阁大臣辞职,其中有相当比例者辞职缘由是对特雷莎·梅“脱欧”方案不满。与此同时,保守党内外针对特雷莎·梅的不信任动议,也一次又一次地向她袭来。

支持者赞她坚韧坚毅,反对者批她食古不化,她甚至被同僚贴上了“近年来最糟糕的首相”的标签。而今,这个“脱欧”泥潭中的“不倒翁”最终倒下,黯然离场,给英国留下了一份未能完成的“脱欧”协议草案,和一抹靓丽的豹纹。

“梅的能力一般,且不擅长与人沟通,是个很内向的人。她不是一个成功的‘脱欧首相’。”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邱静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评价道,“(梅的辞职)也是这个民意分裂时代的悲剧。”

眼泪与分裂

在英国,人们为特雷莎·梅独创了一个词汇“Maybot”(“特雷莎·梅机器人”),用以“嘲笑”这位领导人似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永远理智而冷面,无法感受人类情感。

但在宣布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刻,这位“机器人”却毫无征兆地展现出了罕见的情感表达。

第二天,几乎所有英国媒体的头版新闻,都放上了特雷莎·梅演讲最后时刻表情失控的大幅照片。

“奇耻大辱”,《每日邮报》以此为题。《每日镜报》的副主编凯文·马奎尔(Kevin Maguire)呼吁读者为“数百万生活因她(特雷莎·梅)变得更糟的人”而止住眼泪。

特雷莎·梅此前针对难民等议题的一系列“残忍”政策,在此时成为了受到攻击并被认为“不值得同情”的原因。

另一方面,《每日邮报》专栏作家詹·莫伊尔(Jan Moir)认为,特雷莎·梅的眼泪“反映出她在试图厘清‘脱欧’混乱时的投入”。“人们只能想象这些年来她私下忍受的挫折、愤怒、后悔和彻底的精疲力竭。”《太阳报》专栏作者托尼·帕森斯(Tony Parsons)同样撰文称,人们需要一颗非常坚硬的心脏和小脑,才会去怀疑特雷莎·梅的那份爱、那份爱国主义、那份责任感。

《卫报》精神病学专栏作家约翰·克雷斯(John Crace)指出,辞职演说时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是特雷莎·梅打破“机器人模式”的时刻,首相“终于向我们展示了她人性的一面”。

但《太阳报》的简 ·莫尔(Jane Moore)却指出,特雷莎·梅的这一“人性”时刻“来得太晚了”。在她看来,如果特雷莎·梅“在与欧盟打交道时展现出哪怕一点点的热情,那么她可能已经完成‘脱欧’了” 。

简·莫尔并非唯一一个指出所谓的个性缺陷使得梅不适合担任首相职位的人。《经济学人》报道称,特雷莎·梅是一个内向的人,但她却身处在一个需要自发地与人交往并让他人感到良好的职位上。

《每日电讯报》的罗宾·哈里斯(Robin Harris)则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她是公共外交领域最差的谈判者”。

特雷莎·梅并非第一位在公开场合流泪哭泣的英国首相。另一位“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在1990年11月被迫下台发表辞职演说时同样泪流满面。不过,特雷莎·梅强忍的泪水似乎引发了全社会的更多关注和巨大意见分歧。当然,当下的英国社会,分裂远不止于此。

特雷莎·梅发表辞职演说时,正值新一轮欧洲议会选举投票期,随后几天公布的投票结果显示,新成立的英国脱欧党在英国的得票数远超所有传统政党,获得英国73个欧洲议会席中的29席。而特雷莎·梅领衔的执政党保守党仅拿下4席,位于自民党和工党之后。

“脱欧”三年来,执政的保守党所展现出来的巨大分歧,或许可以解释该党在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中的失利。不久之前,倾向“留欧”的前英国司法部副大臣、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李(Phillip Lee)在议会下院公开呼吁要求进行第二次全民公投,而与他坐在同一张长椅上相隔几个席位的保守党同事、议会教育委员主席罗伯特·哈顿同时大声喊道,“绝不,永远不会(二次公投)”。在场的工党议员们安静地坐着,对于这幕保守党公然展露内部撕裂对抗的场面已然习以为常。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凸显出英国国内“脱欧派”与“留欧派”的拉锯,报道“警告”称,如果英国无法在10月31日前顺利“脱欧”,将会把“脱欧党”直接送上执政党的宝座。

一边,是英国民众与三年前公投结果类似的“疑欧”倾向,另一边,却是英国政府三年未获成果的“脱欧”努力和首相不得不辞职的乱局。

英国朝野广泛的争议与分裂,长期撕扯着特雷莎·梅这位年少时便立志要当首相、三年前紧要关头勇挑重担的“钢铁般的”女性领导人的所有努力。未能在任期内完成“脱欧”使命,将成为她永远的遗憾。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