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有人看力度,有人看效果

时间:2019-04-03 07:4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周浩:逆周期调控的思路下,降准是通过增加资金供给,迫使商业银行为资金寻找资产;眼下降准与否之争,已经超越了流动性是否充裕本身。

上周末的一则“4月1日降准”传言让市场和央行都显得有些不够淡定。由于股票无预期地暴涨,各个微信群中关于降准的消息肆无忌惮地传播,中国央行则罕见地在晚间通过媒体辟谣,表示“4月1日降准”传言不实。周日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数据大超预期,本来这样的消息会让降准的预期有所降温,但市场却仍然有非常明确甚至更强烈的降准预期,这到底是在演哪一出?

事实上,关于降准的预期存在已久,理由看似很充分:4月份因为有较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到期,同时存在财政缴款的因素,因此可能出现一定的短期流动性紧张。为了弥补流动性缺口,央行需要进行流动性注入的操作,而与MLF等操作相比,降准带来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加之货币政策意在扶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这些成了市场认为降准将必然到来的关键因素。

换句话说,降准的原因更多是技术性的,即补充可能的流动性缺口,但市场却特别爱拿降准说事,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跟股票市场的表现高度相关。从去年年底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久违的反弹,而眼下股票市场正处在一个关键而敏感的位置上,市场自然对各种利多因素特别敏感——事实上,过去的数轮降准,市场并没有特别关注,反而越降准越担心经济不好(市场总是倾向于认为监管层掌握更多“不能发布”的数据)。

但股票市场的节节攀高,则让市场倾向于认为管理层有意“呵护”股市,于是各种“改革牛”、“大水牛”等观点层出不穷,渐渐占据了舆论高地,这样的预期下,市场愿意相信也期待各种“好消息”。

经济基本面不会在一两个季度内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市场情绪会在瞬间逆转,这就是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现实。面对这样的情绪变化,货币政策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反应。比如说去年三四季度,市场对中美贸易战以及中国经济的前景极度悲观,这让政策决策者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力度较大的“逆周期”管理政策,而眼下这些政策开始逐步见效,市场却患上了政策依赖症,央行即使有意让这样的预期降温,却也颇有些投鼠忌器,只能通过“辟谣”的方式希望能让市场情绪不要过度亢奋。

历史上来看,这样的预期管理却难以取得快速成功,市场往往从手中的头寸出发来看待问题,而真正的情绪逆转往往出现在多次政策干预无效、最终不得不强行收紧政策之后。最近的一次类似事件出现在2016年,2016年第一季度经济表现不错,市场于是期待U型甚至V型复苏,但5月初的“权威人士”讲话事实上给出了第一次警告的信号,“权威人士”表示经济前景很可能是L型,并认为债务和结构性问题仍然会在较长时间内困扰中国经济。

然而市场真正出现逆转直到货币政策到2016年年底出现明显收紧,“去杠杆”和“去泡沫”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之后。这也意味着,从5月初到当年年底,市场仍然按照自身的惯性加着杠杆,这样的操作在债券市场尤为明显,市场不断通过将债券抵押来获得资金再继续购买债券,如此重复加杠杆的操作,也一度把10年国债收益率打到2.6-2.7%的历史低位。

如果理解市场的习惯,我们也可以明白,在亢奋的情绪面前,任何的政策警告都可能被当作是耳边风,而任何的利好传言都可能被有心人利用一番。关于降准,市场的传言四起到央行出面辟谣,其实就反映出这样的市场和政策博弈。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