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处长“治国”还是“处长”误国?(2)

时间:2019-03-01 07:2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处长治国”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傲慢

“处长治国”更体现出官僚机制中的傲慢,没有服务意识,处长才没有钻研专业尊重专家的动力,只要官位高,迟早是专家。

其实,所谓“处长治国”是市场对行政机制安排不合理的质疑,人们之所以质疑“处长治国”,是因为往往相关处长们手握一方经济的生杀予夺十年百年发展大权,但其资历尚浅、学识不够、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寥寥,这些“处长”既非行业专家、也非学界专家,却凌驾于一切专家之上,指点“江山”、指挥市场。这样的“处长治国”,往往拿出一些“空中楼阁”的政策,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让人哭笑不得、推进不能,而在细节管理上则百般苛责,让具体操作层面左右为难、进退不能。

然而,其根源难道只来源于“处长”?

对“处长治国”的质疑,其实是对行政权力过于傲慢的质疑。

当前,领导干部同时占据着“专家”名号不是个案。其实,许多岗位真心需要专业技术型人才方能胜任,但现在偏偏相反,只要任职足够高,则可以被称为专业技术型人才。公务人员与学界、智库、行业之间不是“旋转门”,而是“一肩挑”。这不但不有利于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恰恰相反,这正是资源过于集中、行政权力过大的又一个表现,而且,造就了更为傲慢的公务人员。

即使原本是行业、学界专业技术人员,转身从事公务岗位,就应该明白,不同行业、工作有不同职责、不同受众、不同方式,政策制定亦是一种学问,好好做好本职工作,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精力再投入到专业研究上,就不应该“身兼多位”,一面“指点市场”,一面对市场“指指点点”。试问,作为决策者,已经对市场有巨大影响力,还要作为学者影响市场什么?作为学者,应该对市场中的问题提出疑问,决策者本身就是这些问题的负责人,还要对谁提出疑问让谁来回答?

更何况,无论原本是否业界专家,成为管理者后都应当更加苦炼内功、虚心求教、集思广益。中央提倡加强智库建设,发挥更多人的专业、技术和智慧。现在有些官员通过权力操弄,自己俨然就是最大咖位的专家,还有可能听进去谁的意见建议?只能越来越不“接地气”,滋长固步自封之势。

而“处长治国”固然不妥,但处长升职之后呢?就从让人哭笑不得变成让人钦佩不尽了吗?处长与专家之间,就只是一个晋升的距离吗?

我们批评“处长治国”的时候,处长是怎么想的呢?他们难道不是明明白白,看着“前车之鉴”,作为“后事之师”的吗?

后记

都说基层干部难当,处长在中央部委,也就是个基层干部。基层干部为什么难当?因为更高层的领导们“官本位”意识太强,市场意识太弱,服务意识太差;部门利益意识太强,大局意识太差,改革意识太差。

市场说“处长治国”,是批评、是戏谑、也是无奈,但管理者说“处长治国”,不知道表达的是什么心态,但愿不是甩锅、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是假装无奈。

“处长治国”从根源上说,是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服务市场,而始终将自己凌驾于市场之上、隔离在市场之外,造成了把公共权力当成私有权利、把“治理”能力当“制你”能力的怪现状。

十八大以来,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纠治“四风”最难的是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屡禁不绝,甚至隐形变异、花样翻新。相较于二三十年前,“处长治国”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改观,但仍然在不少部门和地方存在。

在中国面临爬坡过坎的关键历史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无不更加迫切需要释放市场活力和动力,那也就更加需要行政系统脱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中央多次提出“市场化”“法治化”,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思路,让处长和其它的“长”们各就其位,结构性改革,首先要从这些“长”们开始。

有人问,“处长治国”,会不会“处长误国”?

如果处长真能“治国”,那其他那些人就失意义。如果处长不是真能“治国”,那其他那些人就失责任。因此,诚如总理所问,处长,就能真把大家都误了?

“处长治国”,可以休矣,必须休矣。

赞一下
(51)
92.7%
赞一下
(4)
7.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