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台湾学者林中斌认为,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是想“不战而主欧亚非”,但中国不会主动刺激、挑战美国。
“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打了6场战争;而从1979年到2019年,中国打的战争的数目则是0。为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2月23日)举行的伦敦经济学院“中国发展论坛”上,一位目光炯炯的老者一边向台下的数百名听众展示着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争记录”的PPT,一边用标准的美式英语自问自答:“在前30年,因为中国贫穷、落后、艰难求生,她比较好战;在随后的40年,随着中国开始崛起,她则尽量避免战争。”
这位老者就是今年77岁的台湾学者林中斌。
其实,在林中斌演讲之前,他就坐在我的前排。我和他素未谋面,不知道他就是这次论坛专门从台湾请来的演讲嘉宾。他是论坛开始了一段时间才入场的,他衣着朴素,背了一个双肩包,坐定后,从双肩包中掏出一个保温杯,拧下盖子,给自己倒了一盖子冒着热气的热水,慢慢喝着。我以为他是一位来自中国大陆(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来自大陆的中老年人才喜欢捧着保温杯走来走去)、来英国看望留学子女的的普通退休老人,顺便来此听听关于中国的讲座。后来看到他登上讲台,听到主持人介绍,我才知道他就是曾经做过台湾国防部副部长、台湾陆委会副主委等诸多要职的林中斌,才知道他就是拥有三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在美国生活了近30年但未入美籍、出入台湾政界学界但仍无党无派的林中斌……
伦敦经济学院从2009年开始举办“中国发展论坛”,到今年,已经是第11届了。林中斌教授参与的这个分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一带一路的辩论:是中国的债务陷阱外交,还是双赢合作?”林教授的演讲标题是:“不战而主欧亚非:北京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大战略”。
标题听上去有些吓人,对吧?但林教授有备而来:他先从中西传统战争观的不同谈起:“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思想家老子说过,‘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随着中国逐渐繁荣起来,战争作为外交政策工具之一,便成为最后的选择。两千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战略家孙子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相比之下,西方版的孙子——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则认为,‘战争是暴力推到极致。’”林中斌认为,基于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战争观,21世纪中国的大战略就是“不战而主导欧亚非”,而“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个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论坛休息期间,我采访了林中斌教授。谈到近些年来各方论述中美关系很时髦的一个词——"修昔底德陷阱"时,林教授却认为,中美不会陷入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战争陷阱,原因有四:一、中美都有核武器,核战争中没有赢家;二,高科技的发达,使得领导人无论在哪里度假,都可以实时观察冲突现场,从而及时叫停,所以不可能擦枪走火;三、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挂帅,以前政治或军事挂帅的时代一去不返;四、曾出现于小国的疯狂领袖,不可能在大国长期高居上位。
“我今天演讲时说过,短期而言,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长期而言,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如今媒体谈及中美关系,总爱在冲突上做文章,但作为一个研究长期趋势的战略学者,我不认为中美必有一战。”他笑着对我说。
“如果你认为中美不会发生热战,那么你认为中美会发生冷战吗?”我问他。
“冷战已经在进行了。现在就是中美在经济、贸易、技术等方面的冷战。但中国领导人...在去年11月说,中国不搞对抗,不搞冷战。”他说。“中国不想搞冷战,那美国呢?美国副总统彭斯日前关于美中关系的演说,就被视为美国对华冷战的宣言。”我追问。
“我认为,彭斯和特朗普是在做黑脸、白脸的合作。此前彭斯的一些讲话,后来都没有实现。这次也是特朗普先让彭斯把硬话讲在前面,从而为他留下一些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