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基: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太少吗?

时间:2019-01-30 09: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王泽基:近期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研发投资榜单中,仅华为一家入围前50名,使得对中国企业“研发投入低”的指责不绝于耳,但实际上这些指责并不公道。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业大潮一波高过一波,政府高度重视,业界纷纷声称投入重金研发。然而近期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行》名单,前50名中仅有华为一家中国企业,尽管榜单仅限工业研发,中国企业普遍微薄的研发开支还是让不少人感觉“打脸”,还有媒体甚至以“BAT全军覆没”作为标题。

作为一个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笔者无时无地不在呼吁业界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不过这一次,我却想说说“研发投入低”的指责为什么对大多数中国企业并不公道。

中国的发展排在什么位置

这份研发投资的榜单直接将一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研发支出列在一起,忽略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投入研发为什么?企业的研发当然最终是为了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的产品,根本相去甚远。

中国的自我定位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全球影响力举足轻重,加上在基础建设和互联网普及的“后发优势”(由于快速的技术变革,先发展地区的设备和技术很快过时,后发展地区反而可直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令我们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富裕程度的感受,跟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

这里不妨做一个测试,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简称PPP,即剔除汇率差异后,将各国GDP依照实际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全球公认的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请大家在不打开搜索引擎的情况下,估算下中国的排名,跟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 孰先孰后?

这一指标全球共有三个权威数据来源,分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公开发布的调查报告。在这三个排名中,频繁爆发债务危机,被视为“欧猪”的意大利,2017年的人均GDP(PPP)分别排在全球第29、30和36名。中国地产商热衷“开荒”的马来西亚,排在46、43和50名。在不少人心目中经济极大依靠中国游客支持的泰国,人均GDP则排在72、71和75名。

至于中国,则在三个排名中都排在上述国家之后,列在第79、76、和83位。甚至墨西哥、伊拉克这样常常发生经济危机或战争威胁的国家,乃至中国长期“援非”名单中塞舌尔、毛里求斯,都排在我们前面。

依照未经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其实差异也不太多,中国2017年排名全球74,约为8583美元。即便是中国最为富裕的上海,人均GDP也仅有18749美元,如果单列在全球排名中也在四十多位,还及不上希腊。

社会发展和研发需求

大家可能会问,谈研发投入,说那么多GDP干什么?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科研的发展程度,与经济的发展程度是最为息息相关的。

一方面,不同的市场,对科研水平的要求截然不同。以移动支付为例,现在中国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二维码支付开始走出国门,有横扫天下之势,但这些技术推广的市场,其实仍是跟中国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然而发达国家呢?欧美国家手机支付的主流技术是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比如苹果的APPLE PAY。购买过中高端手机的朋友可能知道,NFC技术不需要下载安装APP,甚至不用输入金额和密码,不但更加方便快捷,安全性还更高。

反观深受国人热爱的二维码支付,从技术上来说却是相当简单而早期的。尽管NFC从技术上来说更为先进、安全、快速,但却很难在中国市场推广。其主要原因非常简单,NFC支付的成本比二维码高出数倍,对购物场景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单笔交易金额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而言,成本过高了。

目前大部分发达地区的手机都支持NFC,但是在2017年中国售出的NFC手机还只占3成。当然,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NFC支付技术也迅速在中国发展起来,尤其是对于速度要求很高的交通支付,在2017年已经差不多有50亿元。这种转变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展过程。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对科技“研发”最大的需求,往往不是在前沿的开创,而是将用科技改变生活,将现有、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之中使之改善。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许多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研发”根本也没有被纳入以欧美为指标的“研发”费用范畴。

依然以快速支付为例,二维码、手机支付都不是中国研发出来的,然而如何将其更加方便、可靠地运用到各种支付场景之中,真正改变了生活,才是中国企业真正有价值的“研发”。但很显然,这种“研发”涉及的费用,不可能被计算在企业的“研发投资”之中。

赞一下
(3)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