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平:发达国家逆全球化和中国未来(2)

时间:2019-01-28 07:5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这些政客为了得到更多的选票,就不得不摆脱资本的压力,如特朗普竞争共和党提名时,拒不接受捐款而动用几千万个人资金,民粹主义政府就诞生了。这就是英国脱欧公投成功和特朗普当选的社会根源;在节制全球化方面,共和党的特朗普和民主党草根派的立场相当一致,例如在打贸易战上的协调。

再来看第三世界。全球化使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获益;中国和东亚国家有先天优势,民族宗教冲突较少;文化传统上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重视教育、以家庭和社会为上、个人主义不强势、政府调动资源和维护秩序的能力强等,这些使它们能够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没有这些有利条件;它们的国家和领土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和本地的传统毫不相干。

社会分裂使得国家的能力虚弱,种族和宗教冲突成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线,根本顾不上推进现代化。但即使是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带给它们的机会也是暂时的,只出现在国家利益和外资利益一致时。经济发展了也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这必然导致资本逃逸,流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这就是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当前中国也面临这种情况。

更重要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消灭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制造和个性化产品需要的是文化教育水平和技能很高的劳动力,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优势。结果很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被智能化制造改造、升级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向发达国家回归,而不是在发展中国家之间转移。不发达国家很可能再也无法通过接收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实现工业化了。

目前中国政府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是因为中国在全球化中仍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是永恒的。二战后美国推动自由贸易也是因为它的绝对优势——当时它的经济总量几乎占全世界的一半,而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也只占全世界的19%(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左右。美国能失去竞争优势,在自由贸易上打退堂鼓,退回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中国为什么不会?

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没有选择,必须走全球化的道路才有活路。像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等这样的大国,选项就比较多,既可以追求全球化,也可以退守国门以保护本国的社会契约;美国似乎正在走上这条路。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中国迟早也会走上这条路,而且可能比美国更快,因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的政治势力,在中国远不像在美国那样根深蒂固。逆全球化的趋势很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本土化、地区化或碎片化,为新式福利国家或社会主义的兴起打下基础。看清这个历史趋势,中国就不会盲目追求全球化。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高级研究员

逆全球化才是历史潮流,而不是反全球化:很少有国家完全反对全球化,各国都企图在全球化中制造一股股小逆流,以求同时获得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好处,避免两者的坏处。

赞一下
(21)
80.8%
赞一下
(5)
19.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