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晓:如何让世界接受“中国制造2025”?

时间:2019-01-22 09:3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胡月晓:西方对“中国制造2025”的担忧是对中国发展方向的担忧。但中国经济发展并未偏离既定的市场化道路。

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从资本竞争、政策变化到经济思想转变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速,跨国公司的出现、发展,并在世界经济中确立主导地位,标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状态正式达成;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迅速使得金融也达到了一体化状态。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使得国际经济竞争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品竞争让位于资本竞争,金融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新领域,并决定着商品竞争,即贸易竞争的成败。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国际经济竞争的新格局态势就已确立,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这一新竞争格局完整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商品的竞争不再是重点,金融稳定取代海外市场开拓,成了各国反危机政策的重心。

在新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下,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并没有增加各国宏观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相反增加了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复杂性。表面上看,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国不再以传统的贬值为竞争手段,但各国却各依各自国情,不遗余力提高各自金融的竞争力,力图吸引各国资本流入,如美国的QE,欧洲的财政纪律协调等。

在新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的竞争优势地位,对全球市场的金融自由化提出了要求,但对自身的技术转移和高端装备出口却设置了很多限制条件,以维护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链中的地位和领先优势。在上世纪的50-70年代,即“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早期发展阶段,以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西方经济政策上占据了主流;伴随干预主义政策负面效果的积累,上世纪80年代后,供给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逐渐占据上风。

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重心转向金融,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越来越在西方深入人心,国家对经济的日常干预,被认为是有违公平竞争,并带来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重要根源。由先发优势带来的优越感,使得西方国家在对外交往中,热衷于将自身价值观和发展模式推广于人,认为自由经济思想不仅发展模式正确,并且在道义上也是唯一正确选择。

西方对《中国制造2025》的忧虑

流行的一种市场观点认为,中国的产业升级规划《中国制造2025》,展示了中国在制造业领域挑战西方领先地位的决心和目的,使得美国感到忧虑并展开了贸易反击,并预言将有进一步在金融领域的更强烈反击!实际上,中国的发展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中国对经济发展的远景憧憬,根本不会导致海外的负面强烈反应,美国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原先两国间差异化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经济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竞争加剧加上经济思想的差异,导致了海外对中国产业升级规划的忧虑

从时间上看,“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在2014年12月就出现,相关规划在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2015年5月正式公布发展规划。规划公布初期,西方并无强烈反应,实际上,公布经济规划和产业发展设想,是世界各国的惯例和普遍行为。

然而,彼时西方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却疑虑重重。2008金融危机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属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基本成形,并逐渐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让中国对自身选择道路和经济发展模式更加自信——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至少在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前,政府主导模式在赶超经济发展阶段都是有效和必须坚定维护的。

基于自身国情以及改革起点,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显然不同于西方当前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西方市场经济经过数百年演化,其发展模式也是几经变迁,当前流行于英美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实际上也只是上世纪末才逐渐回归主流意识形态的。

赞一下
(6)
31.6%
赞一下
(13)
68.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